手工创作,润色童心——外国语学院“一亩良田,万亩花开”暑期社会实践队

志愿服务 原创

2025-07-17 06:16

 近日,“一亩良田,万亩花开”实践队在乡村支教点积极开展手工实践课程,通过气球造型、橡皮泥创作等丰富形式,为当地学生带来别样的学习体验,助力乡村教育提质增效。

作为实践队支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课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注重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在气球造型课堂上,队员们通过生动示范与耐心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技巧,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从简单的造型到富有创意的作品,例如各种颜色的小狗、花朵等,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实践队员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克服畏 难情绪,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队员给孩子们讲解气球相关物理知识


队员和孩子们的合照


孩子们高兴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橡皮泥创作课上,队员充分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孩子们的小手在彩泥间忙碌。有的捏出粉瓣绿叶的小花,还有人揉出金黄色的维尼熊。队员在一旁笑着指点,看着这些带着稚气的作品渐渐成形,课堂里飘着彩泥的淡淡香气,也藏着满溢的欢喜。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为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切实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一亩良田,万亩花开”实践队在沈丘兴华学校开展了以手工课程为特色的教学活动。课程通过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学形式,有效拓展了学生视野,填补了乡村教育资源的部分空白,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接下来的一周内,实践队将继续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努力让支教工作真正落地见效,在乡土大地上播撒下知识的火种与希望的光芒。

此次系列手工课程的持续推进,不仅丰富了乡村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进一步彰显了实践队“以生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每一节课,都是心灵与技能的双向成长;每一次创作,都是梦想与未来的悄然萌芽。实践队正以赤诚之心和匠人之志,默默耕耘教育沃土,让素质教育真正“润物无声”,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