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加强电商平台监管,Shopee、lazada,Temu等19家电商平台被列强制监管名单
近日,泰国电子交易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正式将Shopee、Lazada、阿里巴巴、Temu等19家电商平台列入强制监管名单。根据《数字平台服务企业强制申报皇家法令》第20条规定,这些平台因业务规模庞大且存在显著金融商业风险,可能对公众利益产生重大影响,自2025年7月10日起需接受泰国监管部门监督。
根据公告名单显示,此次被列入名单的不仅有国际知名电商平台,还涵盖部分在泰国颇具影响力的本土电商。根据泰国《数字平台运营法》的规定,这些平台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申报备案。其中,大型数字平台需在特定日期前完成申报,小型数字平台则有相对宽裕但明确的截止时间;在相关公告生效后新运营的平台,必须在运营前完成申报流程。
近年来,泰国电商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大量外来跨境电商平台纷纷涌入。此次被列入强制申报名单的Shopee和Lazada,在泰国电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据泰国电商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Shopee和Lazada在泰国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4%和21%,长期稳居泰国电商平台市场份额前两位。而新兴跨境电商平台Temu进入泰国市场后,凭借包邮、90天免费退货、高折扣等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迅速积累了大量消费者,对传统电商格局造成强烈冲击。
然而,电商市场的快速扩张在带来活力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大量劣质产品充斥电商平台,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相关投诉事件频发。
此前,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因跨境数字渠道销售的未经注册和质量低下的医疗及保健产品日益增多问题,与Lazada和Shopee等大型电商平台展开合作,加强对在线销售的相关产品的监管。2023年9月至2024年期间,Lazada删除了9454个不符合规定的商品列表,除名30个卖家,并对134个卖家启动法律程序。Shopee也采取实时下架违规产品、向卖家分发合规材料等措施,力求规范平台商品销售。
除上述产品质量问题外,跨境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还对泰国本土零售及制造业企业造成冲击,大量低价进口商品挤压本土企业生存空间。同时,跨境电商复杂的交易模式也带来税收征管难题,部分商家通过低报价格等手段逃避税收,造成税收漏洞等一系列问题。
此次泰国新规的实施,无疑是对电商市场的一次深度规范。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本土企业利益,也将推动泰国电商市场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监管的持续加强,泰国电商行业格局或许将迎来新一轮调整与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