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学——中国文学艺术界杰出贡献功勋艺术家

艺术在线 取材网络

2025-07-15 22:28

                       

                       

                       

刘孟学,笔名河山,1955 年生于陕西渭南,1982 年大学毕业,哲学学士,1989 年毕业于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曾服役于空军部队院校。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 CCTV《艺术名家》栏目特聘客座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签约艺术家。

喜爱书法,以古为师,系统研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张旭、怀素等中国古代书法名帖,对现代书法特别是毛泽东书法情有独钟,临池不辍。崇尚“文以载道,书以载文,道无文不远,文无书不采”的古训,追求书法的“真善美、精气神、筋骨肉”的内在统一践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创作理念。2012 年 8 月首次在西安亮宝楼成功举办“军旅风采一一戎装九贤”书画联展,之后多次在西安及北京等地成功举办书画联展。书法作品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军核心期刊《政工导刊》、《重庆与世界》、《中国文化进万家会报》、《企业家日报》《中国书画家报》、《民族画家报》等杂志报刊公开发表,参赛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国际华人华侨书画联赛银奖、金奖、特等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外交部、总参等书画协会研究会授予“中华爱国艺术家”“中华骄傲人民艺术家”、“当代国礼艺术家”、“国际书画名人”等荣誉称号。

获 2015 年全国诗书画精英人物;2016 年中国好品牌艺术人物榜品牌影响力书法家;2017 年中国好品牌影响力十大创新书法家,“共和国红色传承功勋人物《十大人物》”,出版发行“喜迎十九大一一当代中国艺术大家、大作”邮票纪念册;2018 年收入文化进万家成成精品日历,被授予“中国实力派书画名家”,出版发行“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一一启航新时代大型文献类珍藏邮册”,被授予“中国当代书法艺术领军人物”,全国两会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2019年荣“致敬中华 70 载艺术成就人物”,被中国文化报道和中国新媒体组委会评选为“人民功勋艺术家”;2020 年被国家权威网络媒体推荐为“最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家”;2021 年被推荐为“全国高层次艺术人才”、“新时代德艺双馨代表人物”;2022 年被“美丽中国行一共圆中国梦”推荐为“中国最美符号”书画人物,中国文化艺术国际传播大使;2023 年入选《大家风范》、《翰墨华章百年西泠》历代艺坛巨匠精品集,被 CCTV 推选为“一带一路重点推荐艺术家”,被国宾礼艺术鉴定中心 推荐为中国“国礼特邀顾问”;2024 年入选“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展”,应邀参加“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名家名作系列展播”、“中欧书画名家国际艺术线上交流展"等。

                       

                       

剑 笔 传 情 神 韵 飞

——评军旅书法家刘孟学毛体书法的神韵美

赵太国

毛泽东书法的最高境界在于大笔一挥天地惊的神韵。其神韵具有舍我其谁、横扫天下的气势;心忧天下、恩泽人间的情怀;光耀万丈、胜券在握的从容。

军旅书法家刘孟学教授的毛体书法、经过数十年的临摹、研习、领悟、求变,已渐臻形神兼备、雄秀皆融的境界。其独特的毛体书法神韵美,似奇花烂漫于春风,如行云舒卷于天宇,若瀑布飞流于山崖,观之悦目悦心、悦情悦魂。

神韵,是毛体书法最出彩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就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在全国众多的毛体书法家中,刘孟学教授的毛体书法,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尤以他人难以企及的神韵美引人注目,大获佳评。

                       

我认为刘孟学的毛体书法神韵美至少蕴含着“五个大”:

其一:融大爱于笔墨。无大爱则无毛体书法的神韵美。刘孟学教授 1970 年入伍,有着 40 多年的兵龄。他自豪地称自己是毛泽东时代入伍的战士。他骨子里充满了对毛主席由衷的热爱, 立志当毛主席的好战士,把火红的青春献给解放军这所大学校。他是崇拜英雄的战士,更是崇拜毛主席的军人,在几十年的军旅岁月里,他通读了《毛泽东选集》1—5卷,《毛泽东传》、《毛主席诗词赏析》、《毛泽东书法手册选》、《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研究》等书籍。毛主席的书,成了他的案头、床头的必备书,成了他朝朝暮暮的精神食粮。他日复一日地了解毛泽东伟大光辉的一生,揣摩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领悟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和伟大情怀,寻觅源头活水,品赏毛体书法的神韵美,在根上萌生了充满生命力的大爱的绿芽,使其长成了茁壮的树干、茂密的青枝、浓绿的翠叶,结出了硕大的果实。

其二:悟大情于毫端。大情是毛泽东书法的“目晴”。刘孟学教授认为,毛泽东的书法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成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六十年代。这期间,毛泽东领导了建党、建军、开天辟地的伟大革命实践,领导了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成立了新中国。毛泽东对百年屈辱的祖国,对灾难深重的人民,充满了赤子深情。刘孟学教授研习毛泽东的书法,注重领会毛主席书法中那胸怀天下、心系人民的领袖情怀,感悟那“风卷红旗过大关”的勇迈之情,“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之情,“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定之情,“我失骄杨君失柳”的痛惜之情,“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欣慰之情,“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英雄之情。因此,他的毛体书法,于尺幅之中,充满万丈豪气;于方寸之内,蕴含千尺深情,极具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其三:寄大志于高远。刘孟学认为,毛泽东的书法融入了伟人的大志。其志是“唤起工农千百万”、“雄鸡一唱天下白”、“欲与天公试比高”、“要扫除一切害人虫”。毛主席的书法,在他的心里,飞扬处惊天地,雄豪处泣鬼神,壮阔处如画卷,灵动处通古今。其大志,融入了他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极富魅力的书法神韵之中。刘孟学教授研习毛主席的书法,悟的是毛主席改地换天、强盛中华的大志,悟的是毛主席大志中的豪气、骨气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他研习毛泽东书法,往往要研读《毛泽东传》、《毛泽东自传》、《毛泽东的军事生涯》等书籍,还注重学习临摹毛主席写于战争年代的批示、文电、题词、信札和诗词,从中国革命的大事件、大转折、大战役、大历史中,感悟毛主席“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志,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毛体书法的运笔走墨之中。他的毛体书法,志在笔端,力悬千钧,波澜壮阔,云烟满纸,奔腾如电,一泻千里,给人以“志”的熏陶,“志”的启迪,“志”的艺术享受。

                       

其四:养大气于胸襟。大气磅礴,豪气如云,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凝于笔端,是毛泽东书法的鲜明特色。刘孟学教授认为,毛主席的书法、是同我们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唤起工农千百万,指挥千军万马,驱逐日寇,推翻蒋家王朝,抗美援朝“席卷千军如卷席”,他的无敌的英雄气概不仅仅属于他个人,而是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基于这样的认识,他研习毛主席书法,注重研究毛主席每一幅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毛主席当时发表的相关诗词、文章和著作,从中寻找其产生大气的“土壤”与“气候”。在不断的研习实践中,他坚持不懈地领悟毛主席书法纵横无羁的磅礴之气,豪放泼辣的痛快之气,藐视一切的无敌之气,翻腾变幻的灵动之气。他的毛体书法也逐渐融入了不凡的气韵于魅力。

其五:汇大容于墨海。刘孟学教授认为,毛主席的书法既独树一帜,自创一格,独领风骚,又广采百家之长,具有鲜明的包容性。毛主席从小就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和行书,张旭、怀素的狂草,以及米芾、颜真卿、苏轼等人的书法,形成了以行草为主,布局严谨,用笔恣肆,大气磅礴,苍劲有力的书法艺术风格。刘孟学教授作为学者,敏于学习,长于研究,擅于多学科知识的贯通与运用。他研习毛主席书法,注重运用哲学、历史、美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加以领悟,也注重潜心揣摩唐代楷书、行书和草书大家的书法特点。同时,他也注重研习宋元明清及当代书法大家的优长,观千剑而铸一剑,闻千曲而谱一曲,使自己的书法既有百花之美,又有一峰之奇。他书写的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遒劲刚健,纵逸奔放,雄浑灵动,于形似之中,融入了神似,达到了神韵充沛的境界。他书写的李白的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舒朗俊逸,洒脱流畅,劲键豪放,其笔势疾涩之迹、顿挫之笔、连绵之墨、收纵之形,皆得毛体书法斜正疏密之态,行云流水之美,奔涌豪放之气,被不少书法家称为毛体书法不可多得的杰作。

毛主席的书法,尽精微,致广大,倾大情,言大志,融百家,贯古今。或起势于井冈山时期的星星之火,或挥毫于震惊中外的万里长征;或关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或情系炎黄子孙的安乐福祉;或飞扬于驱日抗美的烽火年代,或走笔于建国兴邦的激情岁月,得民心,顺大势,振军威,壮国魂,通人间正道,助民族复兴,非有大情怀、大志向、大学养、大磨砺、大境界者望尘莫及。刘孟学教授深知,“无限风光在险峰”,他正在毛体书法的奇山大岭中,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相信他一定会以军人的信念、勇气、坚毅,以学者的执着、灵气和涵养,创造出一片毛体书法的彩云新天!

(作者简介:赵太国,男,湖南新化人,军旅作家,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得军内外文学奖,散文集《生命的绿色》获兰州军区昆仑文艺奖,长篇专题散文集《独步长征》,入选全军优秀读物。)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