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门演唱会到苏超赛场,解码中国平安的品牌营销方法论|专访

娱乐资本论 原创

2025-07-15 21:55

作者| 豆芽

如今品牌营销玩法日益丰富,但金融行业仍面临着诸多痛点。

因其产品的特殊性,金融保险行业在广告营销上对涉及到收益承诺、风险提示、产品信息等核心内容都极其谨慎。而且企业极其注重品牌声誉,做营销时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多方考量,很难像快消品、美妆品牌、互联性一样,在创意上大胆创新,难免给外界落下“刻板、严肃”的印象。

但近期剁椒Spicy发现,中国平安频繁亮相在诸多大事件中,从热门歌手的演唱会,到全民关注的苏超,均有参与。

在华熙LIVE·五棵松场馆,中国平安特设平安VIP专属包厢,覆盖了陈奕迅、陈粒、伍佰、王心凌等多位知名歌手今年的演出;

最近成为全民热点的苏超,中国平安也早早地入局,与南通、扬州等赛区官方合作,以低成本撬动了丰厚权益;

其实一直以来,平安与诸多热门电影、剧集、综艺、体育赛事等均有合作。从布局范围、反应速度、营销玩法等综合来看,中国平安不仅在金融行业中属于营销尖子生,在整个品牌营销领域,都属于可圈可点。

面对诸多限制,金融企业到底如何在营销上做到“快准狠”?以及,金融企业营销时是否也有一定的独特优势?针对这些疑问,剁椒Spicy与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副总经理陈阳阳深度聊了聊,尝试拆解平安做营销的底层逻辑。

“大原则还是从客户生活场景出发,提供更贴合需求的金融服务,始终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开展营销活动”,陈阳阳表示。

平安的核心客户画像也非常清晰,围绕这些高净价值、高成长、高留存的核心客群,平安持续去找能与之产生共鸣的内容,同时也对一些热门但与客户体验不匹配的内容保持谨慎。

“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存在差异,我们主打的是专业、可信赖的品牌形象”,陈阳阳表示。

守住安全线,创新和审慎并举,是金融企业做营销时遵守的首要法则。

对于平安来说,这个安全线一方面是提前指规避掉有风险的IP或者艺人,“我们会基于内部的消费者洞察、调研、座谈,结合外部第三方数据机构的信息,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形成较准确的判断。”

另一方面是选择与客户需求、业务能产生深度联动的内容。在激烈的流量竞争中,很多品牌难免陷入追着热点跑的状态,但平安在这一点上相对克制。例如,平安做了很多音乐演出营销,但这两年非常热门的音乐节品类,反而还在探索。

“音乐节整体的形式很好,能融合进不同的体验,我们也在持续与国内头部音乐节IP沟通,思考有没有合适的品牌参与的机会。”

“平安做什么、不做什么,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是基于整体的客户需求以及大量的前期调研”,陈阳阳补充道。

在安全线内,中国平安经过长期的实践,构建了清晰的营销版图,覆盖了体育健康、电影音乐、文化艺术、科教教育四大领域的场景IP。为不同兴趣圈层的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体验,在长期实践中提升对平安的信任度与忠诚度,形成“选择平安=选择有品质的生活陪伴”的心智绑定。

近一个月,官方就宣布了谢霆锋演唱会杭州站冠名合作、与爱奇艺合作综艺IP《健康不抹黑》、合作《长安的荔枝》郑平安这一角色与岳云鹏拍摄短片、赞助水上F1“佛山龙舟赛”等多个合作,既有影视综艺、也有音乐演出、也有本地化的相关赛事。

而且通常在事件发酵前期、或者话题热度正盛时,中国平安就已介入其中,最终获得不错的声量和反响。毕竟对于品牌营销而言,参与时机很大程度决定了投入的成本和最终的效果。

最近成为全民热点的苏超,中国平安就属于第一波介入合作的品牌;

《长安的荔枝》热播期间,官方与岳云鹏推出剧情短片;

春节档《封神2》热映,平安与费翔的合作借助名人效应建设产品的品牌,同时搭载影片上映热度带动平安车险、信用卡、盛世优享等平安核心产品在广告期间微信搜索指数分别同比上涨671%、400%、350%。

正值脱口秀播出季,6月中旬平安联合爱奇艺推出了健康科普脱口秀《健康不抹黑》,构建了“名医专业科普+脱口秀演员诠释+平安高管服务守护”的三角对话,播放超1.7亿,节目上线即登陆爱奇艺脱口秀榜TOP1。

但对于任何品牌,较难的是如何将产品融进不同形式的营销IP上,尤其是产品形态比较复杂的金融产品,即“找到IP与业务、以及客户需求之间的最强结合点。”

与苏超合作时,平安将面向专业运动员的“黄金腿”保障给到苏超的球队;

赞助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广州站时,平安银行提前联合QQ音乐发布了“100个听张学友的理由”征集令,发布了品牌定制歌单,还通过设置平安服务体验区,融入品牌元素,实现品牌、产品、与客户之间的链接;

合作影视剧时,也是深度绑定剧情,让产品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道具。而且结合植入/营销合作的电影,平安信用卡会推出观影系列优惠活动,例如“十元观影”、“购爱星期三”,帮助提升平安信用卡市场份额。2025年春节档,平安押中春节档院线这一高流量媒介阵地,其产品广告投放覆盖了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的23.4万个院线,触达1522万人次。

此外,面对大众娱乐内容的变化、圈层细分等趋势,平安也是积极与新的内容、IP合作。虽然面临种种限制,但中国平安仍找到了适合金融企业的营销节奏,成为一个成功的营销范本。

但面对市面上层出不穷的IP,和一轮又一轮的热点话题,如果频繁跨界、合作不同种类的IP,很容易给外界“定位不清晰、品牌形象杂乱”的观感。

平安的营销整体还是非常符合“专业可信赖”的品牌调性。这背后,是陈阳阳在提及营销策略时反复提到的一个词,“从客户视角出发”。

这也是金融企业做营销时的一个优势所在,客户画像很清晰。据介绍,平安的核心客户主要有高成长、高价值、高留存这三个特点。高成长指30岁至45岁年段的客户占比较大超过50%,是家庭中坚力量的优质客群;高价值指客户可支配的金融资产规模较高;高留存则指的是截至24年底,持有4个以上平安合同的客户在平安所有客户中占比达25.6%,已经形成“服务越精准,成本越低”的正向循环。

这些清晰的客户画像,是平安做营销决策是最底层的逻辑。

“围绕核心客户,创造更多稀缺的体验。首先就是要构建品牌与客户之间的情感连接,其次是加强客户对品牌的好感度和忠诚度,因为金融产品整体客单价高、决策链路长”,陈阳阳表示。

“品牌要长期生活在客户关注的场域里,这样客户在消费时才会想起你,也能帮助销售队伍拓展与客户接触的场景和渠道。”

在执行层面,平安选择IP时会评估三大维度:IP与目标客群的匹配度、IP的热度和发展潜力、IP的价值观与品牌理念的契合度。

以音乐演出为例,平安选择合作的多为有经典作品、大众认知度强、形象正面的艺人,如罗大佑、张学友、李健。

“一是看艺人粉丝群与目标客群的重合度;二是看艺人形象,金融行业对于艺人的选择有很多规范,我们会优先选择那些口碑良好,无舆情风险的艺人;三是本质上我们也希望提供独家的体验,经典艺人有高传唱度作品,能带来难以复制的观演感受。”

选择过程中,平安也会结合大数据分析、市场调研以及实践经验决策:“平安主要基于2亿多客户在平安旗下各平台的金融消费行为,了解客户的娱乐偏好与金融需求之间的关系,为娱乐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平安与苏超合作背后,源于平安自2015年起就持续为国足提供保险保障;《长安的荔枝》的合作契机,是每年年初平安会与各大视频平台等优质内容出品方提前沟通全年IP规划,并根据业务节奏、品牌价值、客群需求等核心因素进行评估。

选择IP的同时,内部也同步开始考量营销的可行性。因为平安旗下业务形态多元,选定一个IP后,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做配套的营销方案,但这非常考验执行过程的协同性。

据陈阳阳介绍,在执行层面,平安集团和旗下业务公司会协同深度参与,即集团负责把握时机识别IP,牵头统筹IP资源洽谈,指导专业公司基于业务特性与IP契合点深化传播。

在营销目的上,除了曝光,也在持续探索“品效合一”。目前平安的营销KPI,包括品牌曝光度、客户参与度、客户满意度等多个指标。

例如张学友演唱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参加,而且当时一票难求的情况下,平安为客户争取到了现场体验的机会;在前不久的佛山龙舟漂移赛,平安在做了长达三个月的调研,以2000万元保额的专属意外险保障助力“东胜东队”时隔11年重夺C弯冠军,同期上线了“买平安,划得来”三省尖刀产品营销。龙舟漂移赛项目曝光超34亿+6093万直播观看,堪称营销“性价比之王”。

“许多在地化的IP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地域限制,我们也在持续关注”,陈阳阳提到。平安的品牌预算调整,通常结合公司经营目标、客户需求、最新市场情况和上年营销效果来综合确定。而追求高ROI、注重转化是当下品牌营销的趋势,中国平安一直也在积极探索投产比更高的项目。

当然针对营销市场的变化,平安也在主动布局。“新趋势对我们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是需要建立更多元立体的客户图谱,二是持续完善客户权益体系,三是持续创新IP经营,通过精准营销,触达和服务不同圈层的客户。”

在电影营销IP合作领域,中国平安的营销打法,与中国内容市场的发展紧密同步,和国民的消费趋势保持一致,大致有三个阶段:

从一开始在中国电影井喷式发展黄金期,国内观影人次、银幕数量急剧攀升时,平安先后与贺岁档电影《私人定制》、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等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合作。

到后来合作《小欢喜》《小舍得》《小敏家》等都市剧、年代剧,结合品牌特性与产品特点植入如“爱满分”“金瑞人生”等涵盖重疾、年金保险多品类产品;

再到现在与综艺、短剧、自制IP等更多元、灵活的泛娱乐合作模式。每一个阶段,都是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的表现。

万变不离其宗,中国平安的营销逻辑最终还是归于“客户本位”,再通过技术手段、实践经验评估落地,才得以多次实现营销突破出彩,成为消费者心目中会“玩”的金融品牌。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