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绩效改革,减少M+比例,提高M档与E档比例,明确“M-”与“I”区分

电商观察家 取材网络

2025-07-15 18:28

据蓝鲸新闻,7月15日电,今日,字节跳动发布内部邮件,正式启动2025年半年绩效评估。据悉,此轮绩效评估周期进一步明确了综合绩效各档位定义,并调整了对应的激励举措和管理动作。

此轮绩效评估重点在将提升M及以上激励。具体来看,“M”被明确为符合预期,代表稳定履行职责,将成为占比最多的档位,同时提高其全年激励上限;“M+”标准提高,预计比例减少,但对应激励将增强;“M-”与“I”及以下将被进一步区分,后者将不再与前者混淆,代表更明确的绩效不足;公司鼓励更多“E”及以上的高绩效评估,给予突出贡献者充分激励与认可。

核心变化包括提高M(符合预期)档位比例并提升其激励上限,收紧M+(超出预期)评定标准并降低其比例,同时强化对低绩效员工的识别与处理。

根据内部文件,此次调整旨在构建"稳定基线——突破激励——顶尖认可"的三层人才发展通道,回归价值创造本质。

具体来看,M档将成为大多数员工的常态评级,代表能够持续履行角色职责,其全年激励区间上限将显著提高;M+档标准将更为严格,虽然比例降低,但对应激励下限提升,形成更强的差异化激励。

在此之前,字节的绩效有F、I、M-、M、M+、E、E+、O这8个等级,具体字母含义如下:F(Failed,不及格),I(Improving,改善),M(Medium,中等),E(Excellent,优秀),O(Outstanding,杰出)。不过一般情况下只会有中间四个等级,极低和极高的都很少能够出现。

此次调整凸显字节在规模化后对组织效率的重视。通过提高M档激励基线,公司希望稳定核心员工队伍;收紧M+标准则旨在避免绩效通胀,确保激励资源向真正创造超额价值的员工倾斜。更清晰的低绩效界定(M-与I档分离),则强化了组织代谢能力。

而字节的这次绩效调整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字节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陆续发布了多个文件,包括:6月初首次对外发布《人才观》,提出"潜力优于资历""人才即投资"等理念,紧接着推出的"反官僚内卷测试"以及《包装产出六大病症》都旨在优化公司内部的组织运营。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指出,字节此次改革反映了行业从高速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的趋势。在经历多年快速增长后,科技巨头普遍面临组织臃肿问题,通过绩效体系优化实现"增质提效"成为共同选择。

相较于其他大厂的激进裁员,字节的绩效调整更侧重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员工行为,可能成为行业新一轮人才管理改革的参考范本。

值得注意的是,内部消息显示,调整引发了员工对绩效评定公平性的讨论。部分员工担忧M+比例降低可能导致"内卷"加剧,而明确的低绩效处理机制也增加了基层员工的职业焦虑。

此次绩效改革将于2025年半年评估周期正式实施,完整效果预计将在年终激励发放时显现。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字节的此次调整可能引发行业连锁反应,推动更多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人才激励体系。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