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到苏超,揭秘抖音“热点内容”如何赋能线下消费
作者|李静林
球场内外,网上线下,一切与苏超有关的话题都以无法预期、难以估量的方式连续爆炸。
场内一票难求,不足3%的得票率让苏超每场比赛的球票都是“硬通货”,球场之外,赞助商疯狂涌入,苏州赛区赞助商达到26家,淮安25家,南通赛区19家......品牌挤破头地想和苏超产生联系。
而在城市中,苏超热度点燃了江苏十三市的线下消费热情。根据抖音生活服务此前发布的数据,7月5日至6日,南京、南通、常州等10个城市的抖音酒旅团购订单消费环比有100%至230%的增幅。其中,盐城抖音酒旅团购订单消费增速最快,环比增长超235%。
互联网是热点的策源地,经由网上升腾起的火爆关注度,往往会带动线下实体商家生意的飞涨。
同样的故事在今年前半年也曾多次发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非遗。
这是一股原生于不同文化土壤,爆发自短视频的文旅新风,同样也在拉动着县域小城本地商家生意的增长。
以打铁花为例,相关视频内容在抖音有过百亿播放量,与打铁花相关的景区消费数据在2024年增长了4倍;
泉州簪花在抖音平台连续多次上热搜,整个泉州的用户团购订单量和交易额翻了1.5倍。
捕捉热度、挖掘热点,用内容互动、承接、扩大流量规模,并最终将流量热点转化为线下真实的笔笔订单。越来越多酒旅景区、餐饮商家享受到了流量的红利。
说走就走去淄博吃烧烤,去贵州榕江县城里看村超,涌向江苏各地围观苏超,或者去到一些甚至不曾听过的小县城里只为体验非遗民俗。
跟着短视频去旅行,成了一种常态,不再一股脑扎向传统热门目的地走马观花,无意间刷到的一条视频,足以让人动心起念,去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好奇。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我国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10万项,这些数字都是世界第一。过去,非遗被埋在故纸堆里,或藏在博物馆里。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非遗正在加速年轻化,逐渐走进更多人的旅游生活中。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平台有1400万网友分享与非遗有关的体验,与非遗有关的抖音视频播放量达到7499亿次,平均每天有6.5万场非遗直播。
80后安徽歙县青年姚俊杰拍摄起家乡春节时期特有的鱼灯巡街,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他的抖音账号叫@徽州小哥,会在视频里给游客提供网上搜不到的,本地人常用观灯捷径。他的评论区里还经常有粉丝催更鱼灯直播。
“专门从杭州开车来,就为看这场鱼灯”“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徽州小哥视频的评论区里到处都是类似的留言。
若非用镜头记录下这藏在村落里数百年的文化传承,恐怕这样的内容很难被外乡人知晓。
类似的内容,还有同样在春节期间火起来的潮汕英歌舞。
先是春晚舞台的震撼亮相,接着这震撼的战舞就迅速火向抖音。“潮汕英歌舞年味太浓了”、“中华战舞潮汕英歌已就位”等多个话题登上抖音热搜。英歌舞在潮汕地区火了百年,但要是没有短视频传播,很难获得如此广泛的影响力。
参加了春晚演出的潮汕小演员,父母给他开通了抖音账号,名为南山英哥小时迁妈妈,这个账号原本只是个人用来记录训练演出日常,渐渐地账号汇集了20多万粉丝。甚至很多粉丝像追剧一样看着小演员的日常。
如今在抖音搜索英歌舞关键词,各式各样的震撼视频,搭配响亮的配乐会立刻充斥在屏幕上。宽阔的马路上,四周聚满了观众,道路就是舞台,舞蹈演员扮着像,穿着戏服,边舞边巡游。数十人列队,动作整齐划一,叫着口红,翻着跟头。
“隔着屏幕都能感到热血沸腾”“堪称过年最强气氛组”,这是无数抖音用户的最直接感受。如果要进一步分析英歌舞如何能在抖音走红,震撼的视觉美学,契合了短视频竖屏传播的特点,使得英歌舞这种非遗仪式天然具有“爆款”潜质。
至于苏超的爆红,则是地方政府、短视频传播、用户集体参与的结果。
江苏当地文旅部门深度下场策划、组织是这场业余赛事能火起来的先决条件,从一开始江苏当地政府就把苏超当作文旅项目来做。宽松的舆论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市民参与,才能让一项体育赛事变成全民狂欢。
抖音成为苏超玩梗的最佳平台。南京与江苏赛前,城市里的广告大屏内容传遍网络,“比赛第一,GDP更是第一”“让你知道谁才是江苏大哥”,这些地域梗极速传遍平台。
无数当地市民更是热点加速器,“感受昆山伯纳乌球场的魅力”,镜头从看台高处拍起,逐渐将坐满六万人的球场环绕。这种震撼的视频内容,以往只能出现在顶级职业足球比赛中。
经由短视频平台发酵,苏超毫无疑问是今夏最火热的文体IP。
短视频培育热点,下一步就需要平台不同业务部门深度挖掘,将热点变成真金白银的线下生意。
苏超热度起来第二天,抖音生活服务就与主办方及苏州各城市线下商家展开合作和联动,发布苏州各城市的抖音心动榜餐厅,给消费者、游客指引去到江苏各城市可以如何观赛、去哪里吃饭等指引。
目前,在抖音搜索江苏各城市的团购信息,我们可以看到标有「助力苏超」「苏超观赛套餐」字样的餐厅小龙虾团购券。
从热点到线下实体生意,抖音生活服务跑通了整条交易链路。
用内容牵引生意,用户在线上下单团购券,到线下核销;消费完成后再度反哺内容,成为后来者的种草、指引,如此循环,形成线上线下完整闭环。
今年春节期间,唐山河头老街做了灯会等一系列与非遗相关的项目、活动,数据显示带动了整个景区门票翻11倍的增长。在抖音团购中搜索河头老街,其门票项目中加入了例如“大唐之山唐王东征”等表演项目,河头老街的单日78元门票链接销量在10万以上。
当然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适合商业化落地。将非遗文化项目转化为可实操、可转化、有充分商业化前景的文旅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
首先要考虑到产品的稀缺性,例如自贡灯会,只此一处,且有固定的时间段,哪怕价格较高也会吸引很多游客。自贡灯会的入场门票价格为118元。景区“自贡彩灯大世界”通常只在春节和一些特定节日开放。
其次要考虑景区容量天花板,像唐山的河头老街、理论上该景区的客容量是没有天花板的,它价格较低,但可以实现高频、多人次的持续消费。
有了明确的运营方向、产品组合创新形式和亮眼的卖点后,最终拼得还是供应链规模。数据显示,眼下抖音生活服务覆盖了610万个实体门店,行业覆盖餐饮、酒店、景区、商超、KTV、剧本杀、足疗等300多个行业。平台给不同类型商家打标,用于大数据的推荐等。
围绕着非遗主题,根据非遗项目的影响力、可延展性,平台在运营过程中也会对本地产品做差异化组合。平台告诉剁椒,抖音会根据非遗带动城市文旅的热度,区分城市打法和品类打法。同样,也是依照平台的大数据系统做区隔。
非遗带动城市文旅热度起飞,例如泉州,平台便会用城市打法,尽可能调动整个城市里与旅游相关的所有线下实体商家参与;而单一项目,可延展性较小的,则重点围绕景区门票展开生意运营。
在非遗文旅的运营过程中,抖音平台下场,在非遗重点城市发放了券包,共188元组合券包分为多张折扣券,分别可用在餐厅、酒店、景区等场景。没有选择单独品类折扣券,而是以组合券包的形式下发,抖音意在提升整体的转化,并且围绕非遗撬动全流程的旅游服务消费。
根据《2025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生活服务中非遗类线下商家数同比增长187%,团购订单量增长173%。
综合来看,抖音生活服务业务团队围绕非遗的动作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利用大数据体系对内容进行洞察和捕捉;关联到城市和具体的生意品类;关联至物理世界的一个个线下门店。
据了解,6月13日抖音生活服务启动“发现宝藏小城·非遗季”,抖音生活服务围绕「非遗」会具体做三件事,一是给到海量流量支持,例如邀请各类达人做探店和观光,二是给到真金白银的补贴,三要培育商家做好生意的承接。
“商家核心要做的,就是提供充足的产品供给,承接好随着流量涌入的订单,做好服务。”抖音生活服务区域营销负责人米可说道。
在最终的转化环节,抖音平台的内容呈现机制和推流方式,把“兴趣消费”的逻辑发挥到极致。消费者只要身临其境,就能快速准确地接收到相关的本地商家推荐,给去到陌生城市的人精准的指引。
例如近期人们去江苏,并在抖音上留下过与之相关的搜索痕迹,他们的抖音首页Feed流中就会出现定位点周边的团购信息,或是独立的商品卡,或是相关商家的内容等。
这一套商品信息展示逻辑,也是抖音区别与其他本地生活平台的一点,本质是“货架”和“兴趣”的差异。信息是千人千面的,也是精准的。
流量洞察、内容引爆、线上交易、线下成交。抖音生活服务靠着强大的数据化平台,以及流程清晰的操作方式,一站式地完成了热点-种草-线下消费的全链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