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单+业绩变脸:长沙银行的万亿盘子,还稳得住吗?

九州商业观察 原创

2025-07-14 11:03

近日,长沙银行公布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数据背后的隐忧逐渐浮出水面。尽管表面上业绩呈现“双增”态势,但深入剖析,其增长动力的疲态和资产质量的压力已不容忽视。

从营收数据来看,长沙银行近年来业绩波动明显,营业收入增幅逐年收窄。2021 - 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5.79%、9.58%、8.46%、4.57%。到了2025年一季度,这种增速放缓的态势仍在持续,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降至3.78%,仅实现营业收入68.09亿元。与之相应的是,归母净利润增速也从2021年的18.09%逐步下滑至2024年的4.87%,2025年一季度更是微增3.81%。这种营收与利润增速的双双放缓,表明长沙银行在业务拓展和盈利增长方面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分业务板块来看,个人业务曾经是长沙银行的战略重心,如今却成为业绩增长的拖累。2024年,个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1.63亿元,同比下降5.37%。这一下滑趋势不仅反映出该业务板块在市场竞争中的乏力,也对整体业绩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公司业务和资金业务虽有增长,但增速并不突出,难以完全弥补个人业务下滑带来的缺口。

在盈利能力方面,长沙银行也面临着严峻考验。2024年,该行净息差降至2.11%,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净利差降至2.20%,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银行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利息净收入的增速低于生息资产的日均规模增速。资产端受LPR多次下调以及存量贷款重定价和降价影响,贷款平均利率下行;负债端尽管采取了多种成本管控措施,但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导致净息差和净利差双双下降。盈利能力的下滑,不仅影响了银行的利润水平,也对其未来的发展能力提出了质疑。

资产质量方面,长沙银行同样不容乐观。2024年,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至1.17%,关注类贷款率更是大幅上升0.81个百分点至2.63%。到了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上升至1.18%。逾期贷款余额和占比也有所增加,逾期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为1.80%。从逾期期限来看,不同期限的逾期贷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逾期1天至90天(含90天)的贷款余额为41.06亿元,占比0.75%;逾期91天至360天(含360天)的贷款余额为34.11亿元,占比0.63% 。这一系列数据显示,长沙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正在恶化,潜在风险不断增加。

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一方面与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风险传导有关,部分个人客户还款能力减弱,导致个人贷款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率上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银行在风险管理和贷款审批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为应对资产质量恶化,长沙银行加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2024年共计提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88.43亿元,同比增加6.18亿元,增长7.51%。然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但也对当期利润造成了负面影响。

除了上述经营层面的问题,长沙银行在合规方面也存在瑕疵。2024年5月,长沙银行广州分行因发放存量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时未能办妥抵押预告登记或抵押登记,被罚款25万元;2023年5月,张家界分行因通过第三方违规办理部分储蓄存款业务,被罚款80万元。这些罚单不仅反映出银行在业务操作上的不规范,也损害了其市场形象和信誉。

综合来看,长沙银行在万亿规模的背后,正面临着增长失速、盈利能力下滑和资产质量恶化等多重挑战。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如何提升营收增速、改善盈利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将是长沙银行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这些隐忧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市场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