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心田种春风,万千花树向晴空——外国语学院“一亩良田,万亩花开”暑期社会实践队
近日,一场主题为“一亩良田,万亩花开”的乡村支教活动在周口市付井镇兴华学校展开。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16名志愿者,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与对孩子们的关爱,将在这里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工作。他们将用知识播种希望,用陪伴点亮童年,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温暖与力量。
实践队队员和校长老师们的合照
“一亩良田”寓意着乡村教育这片需要精心耕耘的土地,而“万亩花开”则寄托着对孩子们未来绽放无限可能的期盼。此次支教活动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聚沙协会发起,志愿者们经过层层选拔,放弃了假期的休闲时光,跨越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来到这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兴华学校。
支教队员为兴华学校的孩子们上课
为了让孩子们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志愿者们结合自身特长,开设了多门特色课程。除了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辅导,还带来了美术、音乐、气球手工、安全教育等课程。
在美术课上,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用彩色画笔描绘家乡的美景、想象中的城市;音乐课上,孩子们跟着旋律学唱童谣,歌声回荡在校园里;在气球手工课上,五彩的气球在志愿者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轻轻一拧一转,便化作憨态可掬的小狗、翩跹欲飞的蝴蝶。孩子们睁大眼睛,小手跟着模仿,气球在掌心笨拙地扭动,偶尔“啪”地炸开一声轻响,惊起满堂笑闹,像撒了一把碎银在阳光里。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刚做好的粉色小兔气球,小心翼翼蹭到老师身边:“您看,它的耳朵会动呢!”指尖的温度透过薄薄的橡胶传来,连同气球里鼓胀的空气,都盛满了细碎的欢喜。眼中都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支教队员带同学们做气球手工课
实践队队员教孩子们唱歌
实践队队长带孩子们认识小提琴
实践队队员辅导孩子作业
田埂上的晨露尚未散尽,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已随清风漫过山坡。那些带着油墨香的希望,正顺着支教者手中的粉笔,一点点渗入这片土地的肌理,悄然滋养着乡村孩子们的梦想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