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茶饮成了最大赢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者:江瀚
最近一段时间的外卖大战已经引发了大家的热议,然而看着几大外卖巨头纷纷battle,谁也没想到茶饮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一、外卖大战茶饮成了最大赢家?
据凤凰新闻的报道,美团、京东、阿里巴巴三大巨头,围绕一方餐盒,展开新一轮“贴身肉搏”。
先是阿里旗下淘宝闪购与美团外卖隔空对阵,祭出“满25减21”、“满16减16”乃至“0元购”等史无前例的重磅补贴。这瞬间点燃了全民消费热情,用户涌入平台的流量堪比春运高峰。
订单狂飙令系统承压。在这场流量洪流中,美团两度刷新纪录:20时45分日订单破亿,22时54分飙升至1.2亿单。巨大的瞬时峰值甚至导致系统过载触发保护机制,一度“崩溃”登上热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平台补贴的狂欢下,茶饮股反而成了最大赢家。
7月8日,港股新茶饮赛道个股集体走强:茶百道盘中涨幅一度达15%,古茗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3%,奈雪的茶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0%,蜜雪集团盘中涨幅一度达7%,截至发稿前均保持显著涨幅。
这一现象在消费端得到印证。社交平台上,“0元外卖”、“0元奶茶”的晒单瞬间刷屏。瑞幸、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奶茶品牌门店订单堆积如山,店员疲于奔命。网传有蜜雪冰城门店订单小票打印长度达三米,“店员忙哭”话题迅速发酵。
甚至被称为“外卖铲子股”(指为外卖提供必需品的供应商)的餐盒供应商恒鑫生活,今日也大涨超16%,走出“6连涨”。
高盛数据显示,仅6月单季度,三巨头在外卖领域的总投资额就达250亿元,远超以往。
二、外卖大战到底谁是赢家?
这次外卖大战谁也没想到最终的赢家不是外卖平台的任何一个,而是各家茶饮企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对于各家外卖平台而言,补贴大战是吸引用户、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商品对于补贴的敏感度和用户感知存在显著差异。高单价商品由于价格基数较大,即便进行补贴,其价格下降的幅度在用户眼中可能并不明显,难以激发用户强烈的购买欲望。但茶饮则截然不同,一杯常见的奶茶或者咖啡,原本价格可能在十几元甚至更高,通过平台的补贴,能够一下子降至一两元,这种巨大的价格落差,对用户的刺激极为明显。在追求性价比的消费心理驱使下,消费者往往会因为这一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毫不犹豫地选择下单购买茶饮。这种强烈的价格感知和刺激,使得茶饮成为外卖大战中最好的载体,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到外卖消费中来,进而推动茶饮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其次,从季节因素来看,当前正值全年最热的时候,夏日炎炎,气温飙升,人们的身体对于水分和清凉的需求急剧增加。茶饮作为一种兼具解渴和消暑功能的饮品,在夏季自然成为了大众的首选。无论是走在街头巷尾的行人,还是在办公室忙碌工作的白领,亦或是在户外进行活动的人们,都渴望能随时喝上一杯清凉可口的茶饮来缓解燥热。这种夏季特有的消费需求,使得茶饮市场在此时迎来了需求的高峰。外卖平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趋势,将补贴资源重点向茶饮品类倾斜,以满足消费者在夏季对茶饮的旺盛需求。选择在这个时候对茶饮下手,无疑能够精准地击中用户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不仅让消费者能够以实惠的价格享受到心仪的茶饮,也为外卖平台带来了大量的订单和用户流量,实现了平台与消费者的双赢。
第三,茶饮行业在近年来展现出了独特的发展活力和市场魅力。相较于其他餐饮业态,茶饮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并且受到了投资者和市场的广泛欢迎与高度关注。这些上市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当外卖大战爆发时,这些茶饮上市公司能够迅速响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与外卖平台展开深度合作。而且,由于茶饮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和媒体曝光度较高,它们在外卖大战中的表现更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所以,即便其他餐饮业态也受到了外卖大战的支持,但茶饮因其众多上市公司的缘故,在这场大战中的受益情况显得格外突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第四,不过,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对于外卖市场来说,这种激烈的价格战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吸引大量用户、提升订单量,但本质上依然是对于即时零售业务的再教育过程。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让更多用户了解并习惯通过外卖平台即时购买所需商品的消费模式。一旦用户对即时零售的认知和消费习惯被成功培养起来,外卖大战的热度自然会逐渐降温。对于茶饮企业来说,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发展机遇。它们需要在这个用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品牌形象,以留住那些在补贴期间吸引过来的用户,这才是各家茶饮企业最需要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