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物质+服务”项目:郑庄村开展防溺水主题活动 守护儿童安全成长
为切实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防线,针对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安全防护需求,7月12日下午,在新郑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依托2025年“物质+服务”项目,中心城区民政服务站联合和庄镇政府、郑庄村“两委”及儿童主任,在郑庄村成功开展“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为困境与农村留守儿童撑起安全保护伞”系列活动之“认识溺水的特点与危害”主题活动。活动特别链接壹基金平安小课堂课件及视频资源,由具备壹基金预防溺水课程讲师资格证的社工授课,为辖区20名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送上了一堂专业、生动的安全防护课。
活动伊始,中心城区民政服务站社工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新郑市民政局“物质+服务”项目的核心内涵——通过“物资帮扶+专业服务”双轨模式,既为困境儿童群体提供生活物资支持,更通过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成长陪伴等服务,全方位守护儿童身心健康。同时,社工说明本次活动依托壹基金平安小课堂专业资源开展,并介绍了自身的壹基金预防溺水课程讲师资质,以增强孩子们对活动专业性的认可。随后,社工以亲切易懂的语言明确了活动纪律,并用粘贴画材料包作为激励,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
在核心环节,社工以“水的作用”为切入点,结合壹基金平安小课堂的互动设计,通过“水的用途”“含水诗句”问答,引导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水的重要性,再自然过渡到“水的潜在危险”。随后的“闭气挑战”破冰游戏中,孩子们亲身体验“无法呼吸的窒息感”,直观理解溺水时的生理痛苦,强化对“溺水危险”的感性认知。
依托壹基金平安小课堂的案例库,社工分享了贴近农村儿童生活场景的溺水案例,通过“案例问答”引导孩子们分析“私自到河边玩耍”等行为的错误性,思考溺水时的身心感受。播放的壹基金防溺水科普短视频,则以动画形式清晰呈现了“溺水发生突然、过程无声”等特点及“缺氧窒息、器官损伤”等严重危害,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溺水危害的理性认知。
在“风险排查”环节,孩子们踊跃分享身边的“危险水域”,如村口池塘、灌溉水渠、雨后积水坑等,并在社工发放的画纸上绘制“溺水风险地图”,用画笔标注出需要警惕的地点。这一过程不仅让孩子们主动识别身边隐患,更通过“可视化表达”深化了风险防范意识。
活动最后,社工带领孩子们手持“风险地图”合影留念,并为每位参与者发放了粘贴画材料包。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活动不仅知道了溺水的可怕,更学会了如何识别危险,未来会远离危险水域。
此次活动是新郑市民政局“物质+服务”项目链接专业资源、聚焦儿童安全防护的具体实践。通过引入壹基金平安小课堂体系化内容,结合持证社工的专业授课,以“体验式学习+互动式参与”的方法,将防溺水知识转化为儿童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内容,有效提升了目标群体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下一步,中心城区民政服务站将持续依托项目资源,深化与专业公益组织的合作,联动乡镇、村社力量,在辖区内分批次推进防溺水系列活动,构建“民政主导、社工执行、村社协同、家庭参与”的儿童安全保护网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