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谋新篇,郑州市第十中学召开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
7月10日下午,郑州市第十中学在学校7号楼二楼报告厅召开“以数据为镜,向问题发力,为成长赋能”为主题的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会议通过全面复盘学期教学成效,深入剖析现存问题,共同擘画下一阶段教学提升路径。副校长张继波、教务处主任高保军出席会议,高一年级长袁卫红主持会议。
高保军强调,期末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更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关键契机。他结合全校整体成绩数据指出,本学期高一年级呈现“稳中有进、亮点突出”的态势:选科分班结束后,经过一学期的适应,学科融合度显著提升,展现出良好的备考势头。同时,他也直言不讳地指出,部分学科存在“优等生拔尖不足”等问题,个别班级还存在“临界生转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需要全体教师靶向突破。
教务处主任高保军讲话
袁卫红通过图表对比、数据拆解,从多维度展开解读。她提到,本次期末考试中,年级历史组合的优势要强于物理组合,尤其亮眼的是地理学科;同一组合中各班部分学科平均分呈现出了较明显的差距;目标生的培优工作仍然有待加强。她希望各科老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厘清思路,拓宽方法,围绕“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多深入班级、走进学生,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和情绪波动,从日出点滴入手,抓好班风学风,营造班级良好风气。
年级长袁卫红作考试分析
在经验交流环节,班主任代表分享了实践心得。2403班班主任王松谈到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成长的基石,高一下学期学生对高中的新鲜感逐渐褪去,容易出现“拖沓”情绪,这时候班风学风的“定盘”作用就尤为重要;2405班班主任王平分享到,家校的沟通也很重要,要定期和家长“报喜也报忧”,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班主任代表王松发言
讨论中,老师们还围绕“如何提升课堂效率”“怎样激发学生内驱力”等话题深入交流。有教师提出,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积分制”,通过“课堂发言、作业完成、互助答疑”等维度积累积分,每周评选“学习之星”,将学习动力具体化等。
张继波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教学质量提升没有捷径,需要“精耕细作”:一要抓实备课组建设,通过集体备课攻克学科难点;二要抓细学情跟踪,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三要抓牢家校协同,形成育人合力。“每一份数据背后都是学生的成长,每一个问题都是改进的起点,希望大家把今天的分析转化为具体行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十中收获进步。”(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