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 技术赋能——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赴商水县开展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志愿服务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取材网络

2025-07-10 18:21

火热青春,不负韶华。2025年暑期,河南机电职业学院18个二级学院实践团及学生社团,深入商水县乡村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中小学一线,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独特的技术技能优势,聚焦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9大实践主题,拓宽文明实践阵地、推动校地资源共享,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

康养推拿暖桑榆 数字导师筑安全

体育健康学院“健行者”实践团前往邓城镇敬老院开展“康养推拿”活动。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养老院的老人们精心准备了中医推拿、穴位按摩等极具特色的健康服务,以娴熟的手法为老人们有效缓解身体疲劳;弘德人文学院“弘德小愿士”社会实践团前往商水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开展防止网络诈骗宣传活动,针对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网络诈骗防范意识薄弱等问题,实践团成员化身“数字导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讲解网络购物、虚假中奖等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撑起了一把网络安全的“保护伞”。

指尖生花绘新景 漆扇制作染斑斓

汽车工程学院“车轮滚滚”实践团赴商水县康庄社区,以“指尖生花”为主题,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创业培训活动,实践团成员耐心指导大家用五彩扭扭棒制作玫瑰,将造型美学巧妙融入课程,从基础的缠绕、塑形到花瓣的拼接,每一步都细致讲解、亲身示范,让村民们熟练掌握制作技巧;信息工程学院“嘱托永记,精神代传”IT匠人实践团则聚焦非遗文化传承,开展了独特的漆扇制作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漆扇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制作出一把把独一无二、色彩斑斓的漆扇,传承非遗文化,点亮美丽乡村。

应急救援提能力 环保科普涨热情

应急管理学院“红盾护安”实践团走进商水县融辉城社区,开展“守护‘青’力亲为”安全科普专项行动,实践团成员化身安全卫士,现场演示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标准操作流程,居民积极互动提问,应急救护能力显著提升;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青耕振兴”实践团赴商水县朱集村开展了“田野绿踪”实践活动,以“洞洞乐”有奖竞答形式,普及资源回收、废物利用等环保知识,激发村民环保热情。

非遗手作传薪火,语润四方提素养

设计学院组织“丹青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High翻潮玩社、中原剪纸文化研习社赴商水县练集镇和朱集村开展了“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成员指导村民学习版画印制、传统剪纸、粘土扇制作,让村民深刻领悟非遗传承价值,推动非遗与乡村教育深度融合;机电工程学院“语润四方”J小匠推普实践团走进商水县倪庄开展“助力乡村推普”活动,构建“语音-文字-艺术”的全方位浸润链,同步开展了甲骨文描摹、汉字魔术工坊与非遗文化体悟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们的普通话水平和文化素养。

科技助农解民忧 直播赋能惠乡村

航空学院“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与二府集村正式签订了村院共建协议,以科技力量开启助农新篇章。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无人机精准规划航线、科学调配农药剂量,让农田全覆盖受药,有效解决孤寡困难户的农业生产难题,让科技真正惠及乡村百姓;云商学院“商德”实践团开展了“直播赋能乡村振兴”活动,采用“理论+实操”的速成教学模式,为当地30余名农户量身定制“一站式”直播电商技能培训,为乡村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新渠道,注入了新活力。

人工智能展魅力,飞行表演种梦想

智能工程学院“红小匠”实践团开展了“科技赋能成长”活动,实践团成员操控机器人翩翩起舞,指导孩子们用手势指令操控机器人,在互动中亲身感受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启迪智慧;航空学院“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航空文化+民族团结政策”科普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化身“航空讲师”,讲述我国各民族共筑航空事业的故事,并与孩子们共拼飞机模型,用无人机飞行表演点燃了孩子们探索科学、逐梦蓝天的热情。

近年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认真落实《河南省文明办 河南省教育厅 共青团河南省委印发〈关于高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与商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校地共建为核心,汇聚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多元力量,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和人才资源优势,着力塑造技术技能志愿服务品牌,实现了文明实践活动需求对接、资源整合、服务实施的全流程闭环,机电学子们在实践中探求真理、锤炼本领,勇担青春报国时代责任,在奋斗中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彰显青春卓越风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