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暴雨烈日无阻!泰科青年赋能白马石村乡风文明建设

齐鲁视窗 原创

2025-07-10 07:30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环节。6月29日,泰山科技学院薪火“乡”传乡村振兴实践团的“三下乡”工作已进行至第四天,此时拓印工坊建设项目已推进至第二阶段,成员将在接下来的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现有物资,将设计图中的效果呈现在工坊的不同部位。成员们通过文化创新及专业知识,为村主任设计开发研学路线,持续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6月28日清晨,白马石村尚笼罩在蒙蒙雾气中,实践团成员便在指导老师达世安的带领下,徒步丈量村庄,开启实地调研之旅,切实感受白马石村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他们将为村庄量身定制一份独特的研学体验路线,作为未来接待游客的特色项目,最大限度地展示白马石村的魅力。

在调研过程中,成员们在村民的介绍下了解到村庄的特色“摩崖石刻”,增长了见识。这不仅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白马石村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标识。

回到拓片工坊,实践团成员凭借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对工坊内部空间进行了全面改造。从格栅上墙、吊顶装饰,到采光设计、整体布局,成员们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每一颗钉入墙体的钉子、每一组记录在稿纸上的数据,都是专业实践的生动体现。

为了将建筑人的浪漫在乡村中呈现,成员们以“泰科×白马石”为灵感设计原创logo,并将其以墙绘形式呈现于工坊外左侧墙体;与之相呼应的,是右侧以“拓”字为中心的立体地绘。为了让颜料充分贴合墙面,成员们不惜双手沾满颜料进行涂抹。然而,天公不作美,绘制过程中屡遭暴雨侵袭,使劳作成果屡屡化为乌有,但这群充满干劲的青年人从未因此气馁。当最后一次填补完成,“一颗石榴”的字迹收尾,这场“乡校共建”的旅程在此刻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在这几日的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展现了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尽管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以文化赋能乡村的初心未改。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挑战,在暴雨、烈日中的身影成为了白马石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撰稿:吕 源 摄影:陈宇航)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