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绘就幸福底色 创新实践激活治理动能

郑州日报 取材网络

2025-07-09 16:40

记者 景静 通讯员 李敏


推行“党员+网格化”治理模式、平台大数据+网格员巡查提升问题响应效率、孵化培育16支社区社会组织……今年以来,二七区嵩山路街道工人路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治理“主心骨”

工人路社区以联盟“手牵手”带动治理“抱团走”,吸纳辖区公共单位、企业、物业等8家单位加入,采取“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活动共办”的方式,统筹协调解决社区治理难题30余件。

推行“党员+网格化”治理模式,划分19个微网格,组织党员亮明身份、践行承诺、优化服务,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党员累计参与志愿服务5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智慧赋能提效能,打造治理“新引擎”

社区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社区资源,划分责任网格,实现“人、地、事、物、情、组织”全要素动态管理。

结合平台大数据、线下网格员巡查,构建“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推动多部门协同处置,提升问题响应效率。同时,建立网格长与微网格长协同联动机制,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如环境整治、安全检查、调解矛盾、治安巡逻等。每日将巡查情况进行梳理,小微事件及时处理并记录随手记,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报处理。通过网格巡查详细了解网格内的大事小情,不断增强基层治理精准性和服务效能。

多元共治促和谐,共绘治理“同心圆”

社区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成立由居民代表、志愿者、物业组成的“居民议事会”,通过“居民提事、议事会协商、社区落实、群众监督”的闭环机制,成功解决老旧小区破损路面修复、环境卫生整治等民生问题10余件。孵化培育“和事佬调解工作室”“心灵驿站志愿服务队”等16支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助老扶幼、文化活动等志愿服务项目30余个。

针对辖区特困人员生活无法自理情况,社区开展“纾困解忧暖人心,精准帮扶显真情”活动,通过向街道申请慈善基金并在幸福家园平台发布活动实施进展和善款使用情况,为特困人员购买护理床,切实解决特困人员日常需求。社区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提升特殊群体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