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铁路河南段初建秘闻:差点承包给了日本人 | 豫记

豫记 原创

2025-07-09 10:38

陇海铁路是我国东西铁路大动脉,但河南段中洛潼铁路的修建,可谓一波三折,还差点送到日本人的手中。正是因为五四运动,才使日本人的阴谋没有得逞。在维护主权的过程中,河南人民费尽心血和努力,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付政七 | 文

01/

一波三折的洛潼铁路

2019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正式发布,经过洛阳的陇秦豫海铁路(陇海铁路)名列其中。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中共有100项,其中,陇海铁路始建于1904年,入选理由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是贯穿华东、华中、西北地区最主要及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陇海铁路在河南境内有一截重要路段,叫洛潼铁路,东起洛阳观音堂西到潼关,全线长230余公里。

1910年春节刚过,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匆匆赶到洛阳,这个人就是后来被称作“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

詹天佑是近代中国铁路第一人,修建汴洛铁路聘请他为顾问,可见工程之艰巨。陇海线的名称随着线路的延伸在不断变化:最初叫郑汴铁路,后来叫汴洛铁路,以后又叫汴洛潼(关)铁路,最终定名为陇海铁路。

汴洛铁路即陇秦豫海铁路之中部,自汴梁(今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是依照芦汉铁路的支线修建的。初系商办,自河南开封县起,至洛阳县止,故名汴洛,1904年3月(清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开工,以郑县车站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施工。1909年12月竣工,全长183公里。

汴洛铁路早在1895年即开始测量

汴洛铁路车站

黄土架桥

此时,由开封到洛阳的汴洛铁路刚竣工,他的老部下徐士远正在负责洛潼铁路的前期准备工作,詹天佑和徐士远心里都清楚,这条铁路的意义非比寻常。

1922年,当时的河南,宗教政策开放,凡较大的城市,都有外国人在传教。其中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住在省城开封,他和美国人华尔纳一听洛阳有宝,就沿着陇海线摸过来了。

汴洛铁路桥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这是杜甫“三吏三别”中的一句,公元758年,安史之乱战况胶着,杜甫从洛阳赶往华州(今渭南市)任所,他走的这条路和日后洛潼铁路经过的路线基本重合。

在中国历史上,这条道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连接了洛阳与长安,沟通了中原和关中。

洛潼铁路的修建难度并不小,打开地图我们能够看到,这条铁路的南侧是崤山,北面是黄河,隔河相望的是巍峨的中条山,只有一条狭窄的孔道。

自古以来,这里的地势都很不好走,唐代皇帝来往于两京之间时往往不走这里,而是在陕州(今三门峡市)南下,绕道洛河谷地。这样一来,修铁路对当时的清政府来说难度很大。

清朝开封景色

民国开封景色

洛潼铁路动工前,曾请英国工程师进行勘测,预算费用为500万银两,洛潼公司认为费用太高,工程量太大。

詹天佑此次来洛,就是为了亲自勘测。他和徐士远一起带着一批工程学员重新勘测,最终确定了一条线路,不仅工程量比原来规划的小,预算费用也省了不少。

洛潼公司对此非常满意,很快按照詹天佑的方案开工。

之后,武昌起义爆发,该路工程因受战事影响被迫停工。

▲1910年代  中国铁路发展史

滇越铁路(1910年)· 漳厦铁路(1907年开工,1910年停工,嵩屿-江东桥段通车) · 洛潼铁路(1910年开工) · 津浦铁路(1911年) · 九广铁路(1911年) · 台枣铁路(1912年) · 新宁铁路(1913年) · 沪杭甬铁路(1914年) · 粤汉铁路广韶段(1916年) · 南浔铁路(1916年) · 京绥铁路(1916年京张铁路、张绥铁路合称) · 粤汉铁路湘鄂段(1918年)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为统一控制路权,把洛潼铁路收归国有,继续修筑。

但是呢,袁世凯虽然想的很好,但奈何政府财力不够。所以1912年他就想了个办法,像当时很多铁路的修筑一样,与比利时签订借款合同,由比利时公司承建洛潼铁路。

然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比利时也无暇顾及铁路的修建。

并且比利时给与的修路借款,袁世凯在称帝复辟之时已挪用消耗殆尽。

于是洛潼铁路的修筑就这么尴尬地停顿了。

02/

河南人民在抵抗日本上空前团结

洛潼铁路是陇海铁路的中心路段,对于当时贩运商货和裨益军事是很重要的,为了尽快恢复修筑,在1919年,时任陇海铁路督办施肇曾秉承交通总长曹汝霖的意思,与日本大仓公司秘密缔约,由大仓公司先行垫款修筑洛潼铁路。

但交换条件是,使用日本工程师监造,由日本承揽建筑用材。日本已派人在观音堂及潼关间开始测量,并已运去很多建筑用材,即将大兴建造工事。1919年6月18日,上海《时事新报》报道了此事。

北洋政府本就无力偿还修路借款,日本必将把持洛潼铁路作为还债担保。近代中国一直贫弱,资本匮乏,之前修筑铁路也是要到处借钱。

 巩县附近铁桥

除了一些铁路是由民间商人筹款所建,还有很多需要向国外借款。

之前借款多是从英、法、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借。欧洲国家距离中国遥远,乐于借款为中国修路,主要是为了通商做生意之便。但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侵吞中国之心与日更甚。

早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割让台湾,开放沿海商埠。1905年日本又控制中国的南满铁路,掌握东三省交通经济命脉。1918年的济顺、高徐铁路也都由日资兴建,日本几乎控制了这两路的路权。

河南开封(日占时期),1938年

洛潼铁路为中原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正如当时河南《时报》的评论:“日本前在山东缔结高徐、顺济路约,已扼津浦、京汉南北交通之咽喉,今复东据胶澳,西断陇海,设有绥急,作茧自缚,大江以北听其宰割。”

施肇曾把洛潼铁路转包与日本之时,正值中国五四运动席卷全国。

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西方列强却把之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全国范围内正掀起排日风潮,河南也早在五月底就开始了抵制日货、排日的行动。

五四运动

《凡尔赛条约》签署现场

日本包修铁路消息一经传出,引起河南的强烈谴责。8月1日省议会致电政府要求查究施肇曾。

8月3日河南总商会电请中央取消日人包路成议。

8月4日豫人召开国民大会,参会者就有一万余人,大会代表发表演说,向大家说明洛潼铁路卖给日本的事件原委。演说者慷慨悲愤的演讲,今日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份深切的呐喊:

“这句话(施肇曾辩称承包与日本是因中国无钱无工程师)又能骗三岁小孩子么,狼想上圈里吃羊,恐怕群羊合力抵御,就披上了一张羊皮,说我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羊,并不是狼,不是这件事的好比喻吗!诸位如果想坐受脔割,眼看子子孙孙为奴、为隶、为马、为牛也不愿管,那可也就完了。如其不然,诸位同胞呀,赶紧赶紧,同心协力!”

陕州黄河景象

8月12日,河南省议员陈鸿畴等强烈要求依法查办施肇曾,并且,列举证据质控施肇曾卖路吞款,并指责他让日本修铁路是“以卖与比国之路又卖于某国,一女二嫁,招狼伥虎,不惟将牵动外交,而实贻害地方。”

除此之外,河南各地群情激奋,8月4号信阳全县代表、公款局、劝学所电请政府挽回路权,扶沟县召开国民大会设法挽回。

清末民初的郑州火车站

 陇海货运用车头

民国一十八年的陕西大饥荒,即历史上1929年关中大饥荒,很多陕西人沿着陇海铁路逃到了河南洛阳一带

沿路开凿之黄土山沟

最终北洋政府迫于压力,于1919年8月5日,不得不宣布取消对日本包修洛潼铁路之事。河南人民的共同努力,维护了洛潼铁路路权,阻止了日本人借用铁路进一步控制中原的阴谋。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