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洋‖白昼如炽

冰溪洋 原创

2025-07-09 08:14

作者: 冰溪洋

正午十二点零七分,太阳把最后一丝阴影也碾进了地缝里。柏油马路软得像摊化了的焦糖,踩上去滋滋冒着热气,连鞋底都要和路面黏在一起。空气浓稠得能拧出火星子,每吸一口气,喉咙就像被烧红的铁丝剐蹭过,火辣辣地疼。光仿佛真有了重量,沉沉地压在肩膀上,连抬头看天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从二楼半开的窗户望出去,整个世界都泡在滚烫的光海里。远处的公交站牌扭曲成波浪形,广告画上模特的笑脸裂成了蜘蛛网;对街水果店的遮阳棚耷拉着,西瓜表皮渗出细密的水珠,转眼就被烤成白雾。连平日里笔直的电线杆,这会儿都在热浪里晃悠,像随时要栽倒。楼下的晾衣绳"啪"地断了一根,晒得发脆的床单轻飘飘落在发烫的地面,扬起一小团白灰。

街边的流浪狗把肚皮贴紧冰凉的车底,舌头耷拉得老长,连驱赶苍蝇的力气都没了。苍蝇倒是反常,停在滚烫的垃圾箱盖上,翅膀扑棱得比平时慢半拍,仿佛被热气烫得晕头转向。偶尔有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飞驰而过,蓝色制服后背洇出大片汗渍,转眼又被烤成白花花的盐渍,像地图上蜿蜒的河流。

老城区的巷子里,空调外机拼命吐着热气,排水管却半天滴不出一滴水——大概连水蒸气都被高温蒸得无影无踪了。墙角的仙人掌倒是倔强地挺着,刺尖却蒙上了层薄薄的灰,像是被太阳抽走了精气神。突然听见"咔嚓"一声,不知谁家的玻璃被晒裂,清脆的声响在死寂的空气里炸开,又迅速被热浪吞没。

日头最毒的时候,连时间都走得慢了。清洁工张叔戴着草帽,在马路牙子边慢慢挪动,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在死寂的空气里格外刺耳。汗水顺着帽檐往下淌,还没滴到地上就化作白雾。他偶尔直起腰捶捶背,影子短得几乎要钻进鞋子里,像被太阳吸走了半截身子。那影子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却始终挣脱不开脚下那方滚烫的地面。

等到日头稍稍偏西,世界才慢慢活过来。树影拉长了些,蝉又开始扯着嗓子叫唤,柏油路上的扭曲波纹渐渐平息。但被晒得发烫的地面还在固执地吐着热气,提醒人们刚刚那场灼人的"日光浴"并非幻觉。张叔收拾好工具往家走,背后的影子越拖越长,终于恢复了正常人的模样。可他留在地面的脚印,下一秒就被热浪抹平,仿佛从未存在过。

这样的正午,让人想起小时候奶奶常说的"毒日头"。老辈人总说,这时候出门容易被"晒掉魂"。现在想来,倒不是迷信——在这样极致的光与热面前,人确实渺小得像粒尘埃,连思想都被烤得发懵,只剩下最本能的感知:烫,刺眼,喘不过气。

可也正是这样的时刻,让人看清了生命的韧性。流浪狗还在喘气,仙人掌仍在生长,清洁工继续清扫着街道。在看似要将一切融化的热浪里,总有什么东西在倔强地坚持着,哪怕是以最沉默、最扭曲的姿态。张叔被抹平的脚印,明天还会在同样的地方出现;晒裂的玻璃会换上新的;蔫头耷脑的树叶,也会在晚风里重新舒展。或许这就是夏天最真实的模样——残酷与顽强并存,荒诞与坚韧共生,在永不停歇的轮回里,书写着渺小又伟大的生命故事。

作者简介:冰溪洋(系笔名),原名杨锡冰,河南信阳商城人,娱评人、资深博主,河南省微电影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2024年度顶端文学十佳散文创作者、2024顶端人气创作者TOP100;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 。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