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长歌 | 中岳庙的侧柏

中原网 取材网络

2025-07-08 10:34

我是不太喜欢柏树的。

不好看,年纪轻轻的看着就很沧桑,没有一点朝气,皱皱巴巴、土里土气,树冠也小,哪有雪松气派。

也不像构树利于攀爬,可以躺在树枝上听风观影遐想,夏天还可以摘几颗红果吃。

唯一的好处是,柏树枝烧火真不错。因为富含油脂,火力又急又旺,而且噼噼啪啪的,好听!

不知是不是其貌不扬的原因,现在郑州城里很少见到柏树了。现在的孩子,也不再把烧火当作游戏。

构树也很少见了,谁还记得红果的味道呢?

如今的马路边,都是漂亮的法桐、银杏、白蜡、栾树,柏树和很多仿佛很遥远其实并不遥远的事情一样,渐渐淡忘。

直到今年夏天,当我走进登封中岳庙——人生中第一次,被柏树震撼到了。

准确地说,是侧柏。

不是一棵两棵,三棵五棵,而是三百多棵!它们遍布于广阔的寺庙,路旁、墙边、殿前、庭院,或高耸入云,或亭亭如盖,或虬曲怒目,或沉默如山,仿佛庙中真正的神,活着的仙!

不是十年百年,而是五百年八百年、两千年三千年!

三千年,几乎就是中国历史了。

文明初启,诸子百家,英雄四起,盛世灿烂,百年血泪,革故鼎新,红日东升,改革开放,龙腾复兴……

所谓沧海桑田,除却巫山,不过一棵树的时间。而且,似乎来日方长。

如果我们可以活三千年,你敢想象吗?我们现在应该做点什么呢?还会为今日忧明日愁吗?还会耿耿于怀吗?还会念念不忘吗?如果有那么多烦恼,我们该有多么强大的意志才能度过这漫漫千年?

千年的侧柏,变得好看了。

仿佛千万条木之灵汇聚在一起,去伪存真,凝结蓄势,渐成磅礴伟力,扭曲向上,直冲云霄,在空中炸裂,极尽舒展,恣意狂卷,无从定势。

什么评价,什么标准,统统退下,这是侧柏自己的定义,称之为美。

色之美,势之美,力之美,我之美,独一无二,你学不会。

那种力量,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无从比拟、力不从心。

哪怕不远处守库的千年铁人,也黯然失色;哪怕殿前张牙舞爪的石狮,也止于惊愕;只有屋脊上的骑鸡仙人,笑而不语,如露如电,当如是观。

站在这如神物般的侧柏前,我顿悟了真正的力量,源自我心。

在这山神般的侧柏林间徜徉,感觉纷繁历史正在具象,无数的身影穿梭其间。

他们,莫不是你我,莫不有一颗赤诚之心,莫不是苦苦求索,安得广厦,理想之国。

我不必知道,三千年间的人们,为什么一再种下柏树。

他们也不必知道,三千前后的夏天,一个婴儿静悄悄地熟睡在树下。

故事不会停止,悲欣循环往复。

这里是天地之中,周公立圭授时文明初启的地方,居中守正,允执其中。

庶民的悲喜,也无非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我看着参天的古树和树下的婴儿,恍然如梦,宛如新生。

而在东去六十里的超化寺内,那棵隋朝所植的桧柏前,在我举起相机的刹那,一只喜鹊疾驰入镜,仿若赶来叩首参拜。

这一刻,喜鹊,婴儿,我和柏树,是一个还是四个?

这无尽的时间无数的我们,是陌生的还是亲近的?

晚上看捷克电影《花园》,洪荒、明媚、静谧的东欧乡村,陷入困顿的男主,先知般的牧羊人,卢梭和维特根斯坦,神秘少女,所有的问题都会被蚂蚁愈合,担心被野兔吃掉就变成一棵苹果树。

马丁·舒立克的花园,破败又神秘,具体又抽象,让我想起老家的院子。

虽然只有一棵枣树、一口破缸,几双晒得褪色的球鞋,虽然已经荒芜蒙尘,却永远令我梦中神往。

它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它不具备任何功能,就像人生不必全是目的。因其无用,所以它是奢侈的,浪漫的,游离的,充满着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它不属于现实,它是诗歌。

就像一棵树。

策划 | 张新彬

统筹 | 辛晓青

执行 | 赵宁 禹亚楠

撰文 | 张新彬

摄影 | 袁连贺 杨飞

视频 | 杨飞

编辑 | 王淑

校对 | 李小辉

设计 | 陈任佳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