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亲情关怀再升级!一键代开家人医保钱包
西安,一个普通的周末清晨,李先生打开手机上的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几分钟后,他成功将2000元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转入远在河南的父亲的医保钱包。
“以前只能干着急,现在终于能让家人直接使用我的医保资金买药了。”李先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一便利场景的背后,是2025年7月全国多地上线的医保钱包服务。
新功能破解老人孩子使用难题
7月6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推出医保钱包代开通功能,直击老年人与儿童群体使用智能技术的痛点。
许多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或不熟悉电子操作,无法自主开通医保钱包。年幼的孩子更不可能自己操作手机开通账户。这导致医保资金的家庭共济在这些群体中难以实现。
“代开通功能让亲情关怀一键直达。”医保服务专家介绍,已开通医保钱包地区的用户,现在可以直接在APP上为绑定的家庭成员开通医保钱包,无需家人亲自操作。
用户只需确保已通过亲情账户绑定家人信息,即可在APP内选择相应成员,核对信息后完成开通。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三种快捷代开通路径
新版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提供了三条便捷路径,用户可根据使用习惯自由选择。
医保钱包直通入口:打开APP首页点击【医保钱包】,进入后选择【代家人开通钱包】,挑选已绑定的家庭成员,核对信息后即可开通。
家庭成员板块入口:点击APP底部【我的】,进入【我的家庭成员】页面,点击【代家人开通钱包】选项,按提示操作完成。
亲情账户直达入口:从首页进入【亲情账户】页面,在子账户信息中找到【钱包代开】按钮,按流程开通家人钱包。
医保部门特别提醒,使用前需更新至最新版APP。代开通功能要求转账双方所在地区均已开通医保钱包服务,目前陕西、贵州等多省已完成覆盖,其他地区正在加速推进。
医保钱包的核心功能与价值
医保钱包是医保部门基于个人医保码设立的专属资金账户,与医保电子凭证直接关联。
这个“数字钱包”实现了三大核心功能:近亲属间医保资金互转、就医购药直接结算、居民医保个人缴费。
职工参保人可将个人账户资金转入父母、子女等近亲属的医保钱包,打破地域限制。跨省转账实时到账,资金秒达。
在已开通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可直接使用医保钱包支付个人自付费用。通过APP的查询功能,可查找支持钱包支付的医药机构。
医保钱包每日转账限额为3笔,每笔不超过2000元。为保障资金安全,每日22:00至次日6:00暂停转账服务。若收款方未及时接收,资金将自动退回。
医保部门数据显示,这项服务既能减轻家庭医疗负担,又能盘活“沉睡”的医保资金。2024年1月至10月,全国职工医保个账共济金额达369亿元,惠及数亿人次。
全国推进与地区进展
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政策经历三次重要跨越:从市内扩大到省内,从直系亲属扩大到近亲属,从省内扩大到全国跨省。
截至2024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已实现个人账户省内共济,23个省份实现“近亲属”共济。2025年7月,跨省共济在多省落地。
陕西省作为先行地区,目前西安、宝鸡、榆林等9个市(区)已上线医保钱包。该省杨西峰介绍:“我们以西安为试点推进接口改造及联调测试,同步印发专项工作通知,加速全省覆盖。”
贵州于2025年6月16日上线医保电子钱包,仅2天内就有654人开通使用。该省医保局强调,医保钱包打破了参保身份限制,职工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可按条件自由互转资金。
全国范围内,江苏、河北等9个省份的31个统筹区已正式上线跨省共济功能。国家医保局计划用一到两年时间全面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未来服务升级方向
医保钱包功能仍在持续优化升级。医疗保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杨西峰透露:“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定点医药机构医保钱包开通范围,加快推进用医保钱包缴纳医保费用等功能上线。”
代开通服务解决了“一老一小”的使用难题,但部分地区尚未开通服务的问题仍需解决。医保部门正在加速推进全国覆盖,让医保惠民政策惠及更多人。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此前表示:“职工医保个账跨省共济,涉及3亿多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和近10亿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规模巨大,一个都不能少。”
随着功能完善和覆盖扩大,医保钱包将让更多家庭享受到医保资金互助互济的便利,特别是对跨省流动的1.5亿人群提供实质性帮助,切实减轻家庭医疗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