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特色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南阳市宛城区:特色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6月30日,走进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大山农业科技园的葡萄种植区,一片绿色的“海洋”映入眼帘。在120余亩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里,葡萄藤郁郁葱葱,一串串饱满的葡萄如玛瑙般悬挂在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工人们正在忙着修果、套袋,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对丰收的期待与对品质的坚守。
“葡萄从种植到收获一共需要20多道工序,只有经过精细化管理,加上严格控制产量,才能确保葡萄的品质。”大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徐明伟介绍,基地内目前种植有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8个葡萄品种,年产葡萄150吨,依托休闲采摘与商超、农贸市场的稳定供应,基地年产值突破400万元。
近年来,宛城区不断创新现代化农业经营发展体系,推进瓜果蔬菜产业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大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企业通过持续流转整合2300余亩土地,精心规划布局,打造了200亩省级标准化有机蔬菜示范基地、300余座现代化温室大棚以及500余亩标准化有机果品示范基地。凭借四季瓜果飘香,让市民无论何时前来,都能沉浸在采摘的欢乐中。
在火龙果种植区,一排排整齐的支架上,火龙果植株如绿色的仙人掌般伸展着,火龙果花洁白如雪、芳香四溢。火龙果原产于热带地区,本土种植面临诸多挑战。大山农业科技团队经过不断攻关,从最初的七八个品种中成功选育并驯化了最适合本地气候的台湾“红水晶”品种。“南阳的昼夜温差,恰恰成了我们火龙果的‘甜蜜密码’。”徐明伟说,“更大的温差提升了果实的糖度积累,同时我们坚持让火龙果在枝头达到完全成熟的最佳状态再进行采摘,因此品质和口感更胜一筹。”
谈起未来规划,大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祥山介绍:“目前基地内5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到8月就能投入使用。下一步,我们将以科技、生态、自然、欢乐为文化主题,强势打造依托一产,带动二产,发展三产,三产反哺一产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宛城区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富民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该区不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三色鸽乳业集群和宛禾香食品有限公司建立全环节生产链条,支持大山农业科技园发展,实现农产品种植、食品加工产业链不断做强。目前已拥有6大产业集群、18条富民产业链,规模7.12亿元。
(吴双)
供稿:南阳市宛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