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对话录》著名美术史论家刘曦林对话著名画家季酉辰(北鱼)

文艺视点 原创

2025-07-03 14:11

季酉辰是当代新文人画的发起者、倡导者和重要代表画家,也是中国当代禅意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上追文人画的风范,努力在“忘形,忘我,忘法”中传情达意,画风随性淡然而超迈,在崇尚修心养性中质文并重,在天道自然中追获笔墨形式的生机、意味和天趣。刘曦林先生称赞他是学者型的画家,其绘画作品所传达出的艺术气息,无疑是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具体语汇。

季酉辰,号北鱼,河北宁晋人。1945年生,1968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8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曾任河北美术出版社编审,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曾出版《新文人画•北鱼》《中国画23家•北鱼》《国画与禅》《会心集》等画集、文集,发表过《国画与禅》《入禅室随笔》《说禅》《画与道》《解读艺术》《笔墨等于你自己》《画品》《国人与国画》《文人画的审美超越》《文人画的当代价值》等文章。

作品赏析:

季酉辰说:“绘画艺术所要表现的,不仅是形式,不仅是思想,最重要的是神韵与精神,因为它才是艺术的生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各种艺术思潮涌入中国时,他通过对西方绘画与审美的了解,发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现代意义与价值。为了继承、发扬传统的审美思想与艺术形式,季酉辰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反思中华文化传统,发起和组织了由美术研究所主办的《新文人画展与研讨会》系列活动。在这一思潮的导引下,人们开始得以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人画自身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其现代意义,文人画由此获得了全新的现代发展。

他认为,文人画与文人画审美中蕴含着民族绘画的“本源根本”,掌握了它,了解了它,就是找到了人类艺术创作的相通之处,就可以走出中国绘画的百年之困。艺术创作如果找到了“本源根本”,找到了变中之不变,找到了变化之源泉,就可以守其当守、变其当变,就可以学习古人而不至于泥古,学习西方而不至于崇洋。中国画完全可以在守住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多方借鉴,从而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现当代绘画艺术。

季酉辰的绘画作品,保持着一以贯之的艺术风格,直觉与灵性,理性与法度,默然合一。他将敏锐的直觉和丰厚的学养集于一身,让作品的意境随性自然而又古奥深沉。其早期作品蕴含老庄思想,后又多涉禅意,传达出一种深刻内敛的哲理。画作力求简约,笔法放逸,以书入画,意在形外,重意韵而不刻求工细,由此可以揣想到他作画时顿悟神通的禅者状态和任其自然的道家意趣。他曾说,“中国画主张‘意在象外’只有见到象外之真义,才能显示象外之意。只要能够显示象外之意,一切形式与样式都可以成为艺术。”

画者文心,观道畅神。季酉辰的画作,在逸笔草草中,流露着脱尘的静谧和心灵的纯净。他是这个时代在绘画上并不多见的明道者,是传统文人画走进现代的卓然觉悟和践行者。眼看世界,笔绘人生,季酉辰永不懈怠地朝着艺术最高境界前进着……

拍摄留念: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