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路街道漓江社区:五彩聚力践使命 共绘民生幸福卷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王雨琳 刘彦杰
在二七区京广路街道漓江社区,一道由“红橙蓝绿金”五色汇聚的志愿服务风景线格外亮眼。今年以来,这五支队伍整合了支部党员、物业人员、民警、退役军人、商户、居民及社区工作者等多元力量,以鲜明色彩细分服务领域,聚焦民生关切深耕社区。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用精准、精细化服务凝聚治理合力,共同绘就基层善治的幸福画卷。
“红色先锋”唱好主旋律
“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由党支部党员、红色物业志愿者、离退休老党员组成,是社区治理的“红色管家”和居民身边的“暖心使者”。依托红色物业,搭建“党群议事厅”协商平台,健全“居民说事、党员议事、多方办事、群众评事”的闭环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广泛听取民意,凝聚群众智慧,推动社区治理从 “单向管理” 向 “多元共治” 转变。今年以来,通过周例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学习24次。服务队常态化开展“送物到家”“送学上门”及每月为民办实事活动,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橙色关爱”架起连心桥
“橙色关爱”志愿服务队重点聚焦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失独家庭、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需求,创新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一周一走访、一月一体检、一季一筛查、一户一档案、一事一解决)。整合辖区医疗资源,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合作,每月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每季度组织专项疾病筛查。联合红色物业,针对性提供上门慰问、免费维修、帮困解困、心理疏导等服务。今年以来,建立特殊群体健康档案50余份,服务老年人1000余人次,解决水电维修、代购药品等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有力践行“老有所依、弱有所扶、难有所帮”。
“蓝色安心”织密防护网
“蓝色安心”志愿服务队以“网格+”为着力点,结合“微网格治理体系”与“法治护航机制”,筑牢平安防线。组建51个党建微网格,发挥红管志愿者和党员网格员带头作用,开展“社情民意日”“邻里议事会”等民主协商活动10余场,实现“网格巡查-问题发现-快速处置-结果反馈”闭环。同时,结合人大“三官一员”进站点工作,探索“1+N”工作机制:1名社区律师顾问与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联动开展普法宣传、矛盾化解、参与治理。今年共开展普法活动20余场,发放资料1000余份,化解纠纷20余起,形成“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格局。
“绿色和谐”绘就宜居图
“绿色和谐”服务队构建“四位一体”服务架构(党员骨干+物业人员+网格长+热心居民),推行“积分激励管理制”,搭建“绿色议事厅”协商平台,通过“居民提事、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五步工作法,实施“示范带动-点面结合-同步推进-连线成片”的渐进式治理策略。今年累计解决乱堆乱放、环境升级等问题40余件,开展环境整治60余次,有效引导群众实现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再到“领头做”的良性转变。
“金色助企”激活发展引擎
金色助企志愿服务队立足辖区企业需求,创新实施“金色阳光”助企工程,打造“三个一”服务体系:一张服务网络全覆盖,建立“1+9+N”助企服务网(1个服务中心、9个网格站点、N名服务专员),实现企业诉求“5分钟响应、半小时对接、24小时反馈”;一本需求台账全掌握,实施“一企一档”动态管理,收集企业用工、融资等需求,建立“受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闭环机制;一套服务机制全保障,固定开展“周三走访日”活动,社区干部、网格员定期上门送政策、问需求,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通过该体系,社区打造全方位企业服务生态圈,真正实现“企业有呼、服务必应”承诺,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