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副总裁出走 云鲸“颠覆性”的具身智能产品能如期而至吗?

鳌头财经 原创

2025-07-02 15:32

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陈欣

出品丨鳌头财经

拿下腾讯领投的1亿美元的融资后,云鲸智能对于具身智能产品的开发正在加速,这一切却与李阳再无关系了。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云鲸产品负责人李阳数月前离职。李阳此前曾在大疆负责自动驾驶业务,2021年加入云鲸,对外title为“云鲸智能技术部负责人”,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为去年11月底接受媒体采访,在脉脉上,李阳的认证目前已变为“前云鲸智能产品副总裁”。

据透露,李阳的下一站是创业,他的前辈李畅刚刚宣布创业失败。作为云鲸智能早期核心成员之一,李畅在2022年选择离开云鲸,创立了割草机器人企业森合创新,就在上个月,李畅发布公开信宣布公司解散,“我们已经到了不能再继续运营的地步。”

扫地机器人赛道饱和竞争之下,企业拓展业务谋生,企业当中的个人也在向外探索,只是这种探索不一定成功。森合创新解散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投资人朱啸虎的判断,“机器人行业共识集中但商业化不明。”

在接连拿下国资和腾讯的两轮融资后,云鲸智能仍在这一赛道上前进,不过经历了产品负责人离职的动荡后,云鲸还能在两年后如期拿出“具有颠覆性”的具身智能产品吗?

市场份额居于中游,用户投诉“遥遥领先”

刚刚过去的618年中大促,扫地机器人迎来了一波“小阳春”。天猫数据显示,大促期间可拆卸清扫机器人成交量同比上涨10倍;苏宁易购平台数据显示,大促期间扫地机器人销售同比增长145%。

国补政策刺激下,扫地机器人企业的日子不再像过去几年那样“艰难”,IDC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118.8万台,同比增长21.4%,增长率也连续两个季度超过20%。

大盘数据在增长,但行业内的玩家却没有大张旗鼓地公布销售业绩。“行业面临着饱和竞争,厂商们通过价格下探争夺市场份额,出货量增长了GMV和利润不一定增长,大盘增长的背后更多是存量竞争,这种情况下公布销量并不必要。”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IDC的报告证实了这一点,“2025年以来,扫地机器人平均出货单价下滑,进一步挤压厂商利润空间。”报告同时还指出,目前,中国扫地机器人前五大品牌的市占率已逼近90%,云鲸在其中处于中游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小米和追觅,市场份额分别为25.4%、21.6%、16.3%、13.7%和12.2%,云鲸的市场份额相比科沃斯和石头科技“矮了一头”,与后两者则较为接近。

从销量数据也可看出,云鲸在扫地机器人领域仍难以撼动科沃斯和石头科技的地位。在京东扫地机器人热卖榜上,云鲸排名第五,前四名中科沃斯有两款产品,石头科技一款,小米一款;在淘宝热销榜上,云鲸产品排名第六,前五名中有三款科沃斯产品,两款石头科技产品。

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没有超越石头科技的云鲸,却在用户投诉上实现了反超。在消费调解平台黑猫投诉上,以“石头科技”为关键词搜索投诉量为2363条,以“云鲸”为关键词搜索投诉量为2864条。

有消费者表示,今年5月23日购买的云鲸逍遥002扫地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情况;另有消费者表示,其购买的云鲸s2island光辉版洗地机出现了拖地水箱不出水的质量问题,在更换新机后又遭遇了滚刷堵转的问题。除此之外,传感器异常、上下水系统堵塞、零部件掉落也都是用户投诉的重点问题。

“产品屡屡遭到用户的投诉,说明云鲸在品控上还需要加强,市场竞争本就愈发激烈,产品质量遭受质疑的企业会越来越难留住用户。”前述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裁员、高管出走 云鲸具身智能的饼谁来圆

同质化和内卷已成为扫地机器人行业内的共识,有观点认为,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产品同质化是内卷的必然结果。“为留住用户,厂商们开始在技术参数、功能创新,甚至是价格上内卷,但类似于吸力、电机转速的‘军备竞赛’却让厂商们的产品越来越同质化。”行业分析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内卷源于行业规模的下滑,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的出货量分别为441万台和458万台,2024年在国补的促进下增至603.6万台,但仍低于2020年的654万台。

事实上,不少厂商已经反应过来,内卷并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寻找新增量、寻找创新点可能才是破局之道。前者如追觅,在今年进入了大家电领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后者则是云鲸,寄希望于开发出具有颠覆性的具身智能产品。

此举引来不少质疑,云鲸的技术实力能支撑其野心吗?仍以石头科技为例,天眼查显示,石头科技拥有专利1502项,云鲸智能只有830项;在研发投入上,石头科技近3年的研发投入则合计20.79亿元,云鲸并未对外披露研发投入金额,但即便其将融来的1亿美金全部投入研发,也难以达到石头科技的量级。

更大的质疑在于,具身智能赛道需要长时间、一以贯之的投入才能取得成果,可云鲸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就连产品副总裁也选择出走。

去年年底,云鲸被曝出大规模裁员,涉及开发、测试等多部门。据爆料,一些组别人员直接砍半,个别组别裁员比例达65%。另有消息称,云鲸智能近一年内离职了3名总监级领导,分属硬件部门、NPI新品导入部门以及互信相关部门。

面对裁员传闻,云鲸CEO张峻彬表示,“集团从1600人减肥增效到1400人,组织效率比之前高了不少,为何是外面新闻说的大规模裁员?”算是对传言从侧面做出了肯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头科技2024年员工数同比增长60.7%,研发人员同比增长68%。

当同行为应对内卷加强人才贮备的同时,云鲸不仅先进行了一轮优化,还遭遇了高管出走的变动,其具身智能产品的路线和进度是否会改变?鳌头财经将对此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