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禾赛科技狂卖近20万台激光雷达,但仍净亏1750万元
CFO樊鹏在Q1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从战略上讲,禾赛科技会选择与高质量、有前途的客户合作,以确保合理的定价并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7日讯(记者 李卓玲)北京时间5月27日,禾赛科技(NASDAQ:HSAI)今年Q1财报出炉。
业绩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禾赛科技实现营收5.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6.3%;其净亏损为1750万元,同比收窄84%。不过,禾赛去年Q4净利润为1.47亿元,环比由盈转亏。
禾赛CFO樊鹏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公司第二季度将实现盈亏平衡,并继续稳步实现全年盈利目标。“基于我们在ADAS和机器人领域打下的坚实基础与加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即使面对动态的关税环境,我们依然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稳步迈向全年盈利目标。”
目前,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主要卖向两个领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领域和机器人领域。其中,禾赛的交付量大头依然来自ADAS领域。财报显示,今年Q1,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195818台,同比增长231.3%。ADAS产品交付量为146087台,同比增长178.5%,占总交付量约75%。
据悉,伴随辅助驾驶安全性关注度不断提高,车企们在纯视觉和激光雷达感知方案选择上更偏向后者,这一定程度带动整个激光雷达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月8日,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车型迎来上市,宣布全系标配激光雷达;5月22日,小米也宣布其新车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在此趋势下,禾赛正加速产品布局。今年4月,其发布了面向L2到L4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千厘眼”:“千厘眼A”是面向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方案,包含4颗超高清AT1440,以及4颗纯固态FTX,实现360°全覆盖。“千厘眼B”是面向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方案,包含1颗前向超远距激光雷达ETX+2颗近距补盲激光雷达FTX。“千厘眼C”是面向L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感知方案,包含1颗ATX小巧型远距激光雷达。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禾赛已与23家国内外汽车厂商的超12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关系。其中,其ATX产品已获得12家国内外头部主机厂的多款量产车型定点。
从市场竞争来看,目前,激光雷达市场集中度高,但头部间的竞争处胶着状态。据盖世汽车研究院ADAS配置数据库近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禾赛科技、华为科技、速腾聚创三家供应商激光雷达装机量占据行业前三位置,拿下的市场份额合计超9成,占比分别为31.6%、30.7%、29.1%。
被问及“有激光雷达供应商同行被曝从小米和零跑等品牌处获得订单,而这两个品牌都是禾赛主要客户,管理层方面会否担心”时,樊鹏在Q1财报电话会上回应称,不想对市场猜测发表评论,因为最终订单和官方公告会说明一切。
“激光雷达行业一直以来竞争都十分激烈,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樊鹏在电话会上表示,“我们也观察到ADAS 客户不断从竞争对手转向我们,这突显了禾赛的竞争优势。我想说,赢得合同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生产,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从这些合同中产生有意义的收入。在战略上,我们选择与高质量、有前途的客户合作,以确保合理的价格并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
面对车市内卷,禾赛科技CEO李一帆日前也曾公开表示,车企和供应商都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解题思路一个是出海,另一个是机器人业务,“机器人行业最美妙的一点就是它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因为它有不同的应用领域。”
据澎湃新闻报道,李一帆透露称,伴随车载激光雷达走向标配,核心能力可在机器人领域复用,“(禾赛)机器人做核心研发的团队远小于车载,因为其本质是车规能力的下放。说‘下放’可能对机器人客户有点不尊重,但是实际上,质量体系能力、成本能力方面确实是一个下放。我们本质上一直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玩家,能把我们最核心的能力不断复用。”
从一季报来看,禾赛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交付量增速更猛,其当季在机器人领域交付量为49731台,同比增长649.1%。据官方披露,禾赛将在未来12个月内向追觅生态链高端智能庭院品牌可庭科技完成30万台禾赛JT的交付。
同时,禾赛正加速推进全球布局。据透露,禾赛已与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全球前五Tier1达成全新的验证开发项目。同时,禾赛正与欧洲和日本的4家全球头部车企和Tier1紧密合作,共同推进5个验证开发项目,本季度已有3个项目完成。
至于产能方面,禾赛管理层在电话会上透露,其全新产线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规模投产,预计2025年底国内年产能将达200万台。樊鹏并透露,目前禾赛科技的海外扩张正取得良好进展,“今年5月,新的海外工厂已迈出关键一步,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破土动工,预计该设施将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满足我们海外客户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