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宣讲筑牢鄂豫两地生态保护基层防线
4月至5月,“环保奶奶”运建立带领团队穿梭于襄阳、南阳两地,开展10多场生态环保宣讲活动,覆盖政府机关、乡镇社区、学校企业等多元群体,累计吸引超2000人参与,成为区域生态环保理念传播的绿色引擎。
“点线面”织密环保传播网络
校园阵地。4月1日走进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为400余名师生开展首场宣讲,以青年群体为切入点培育环保新生力量;4月15日、16日跨越省界,在南阳邓州都司镇初级中学(310人)、新野县上港乡学校(110人)等地,将环保理念融入基础教育。
基层治理单元。深入樊城区太平店镇(100余位村镇干部)、老河口竹林桥镇(150余位镇直单位人员)、谷城南河镇(68位镇村领导)等10个乡镇,针对基层环保痛点,结合河流水质调研(如南河河段实地考察),指导污染防治实操。
政企联动场景。在襄阳市财政局(150位干部)、谷城石花镇(170余位企业代表与学校负责人)等场所,强调"绿色财政""生态生产"理念,推动环保政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互动式传播激活参与热情
运建立团队打破传统说教模式,打造沉浸式环保课堂。
在地化内容设计。在南河镇宣讲时,结合汉江支流南河的清澈水质与生物多样性现状(现场观测到鱼类、水鸟等生态景观),对比北河石花三桥段断流问题,直观呈现生态保护成效与挑战;在财政局讲座中,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讲话,结合财政资金支持环保项目案例,强化政策衔接。
多元互动机制。通过有奖问答、集体宣誓、顺口溜传唱(如"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改编歌谣)等形式,激发参与感。在石花镇讲座中,参会人员争相抢答环保知识问题,现场气氛热烈,生态理念通过"接地气"方式入脑入心。
从理念传播到行动落地
宣讲活动同步推动"三个一"成果转化:
一张宣传网络。累计发放环保法规折页超3000份,要求各村镇张贴至公示栏、商超等显眼位置,辐射公众超10万人次;反复强调污染举报热线12345,推动构建全民监督网络。
一次跨省交流。4月15日受邀访问南阳市生态环境局,与局领导探讨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地参观17层现代化环保大楼(对比襄阳现有条件),借鉴环保组织固定办公场所等经验,为两地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一场基层实践。在谷城南河镇、石花镇等乡镇,宣讲团联合当地政府开展水质调研,现场指导企业代表(49家规模以上企业)优化污染处理流程,推动环保讲座—实地调研—整改落实闭环管理。
从校园到田间地头,从机关会议室到河流岸边,运建立团队用两个月时间勾勒出一幅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生动图景。这些宣讲活动如同星星之火,正在鄂豫两地引燃更广泛的绿色行动。
来源:襄阳市环保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