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亲子大学游活动纪实
5月10日,河南师范大学校园里涌动着一股"红色暖流"——在新乡市委社工部和长垣市浦西街道向阳社区党组织的全方位引领下,冀羽社工和志愿者组织16对社区母子走进河南师范大学校园,开展“心向阳,爱相随——亲子大学游”活动,以“党建红”领航“教育蓝”“文化金”,绘就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温暖画卷。

“咚咚锵”的鼓点声中,中州大鼓的雄浑、旱船表演的灵动、二鬼摔跤的诙谐次第登场。来自新乡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带着“会呼吸的文化”扑面而来——舞龙队鳞片翻飞如浪,汉服走秀衣袂间流淌千年雅韵,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10岁的李小明摸着旱船道具兴奋地说:“原来姥姥讲的故事都藏在这些表演里!”




在河南师大生物资源博物馆,3米翼展的秃鹫标本凌空“翱翔”,金斑喙凤蝶的翅纹在灯光下流转虹彩,大熊猫标本憨态可掬仿佛下一秒就会起身。志愿者化身“自然讲解员”,用“南北动植物过渡带”的生态密码,解开孩子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好奇。9岁的张玉强隔着玻璃轻触羚牛标本,转头对妈妈说:“我想当动物学家,让这些‘大朋友’永远不消失!”


活动特别设置了与大学专家教授的互动环节。生命科学学院的李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亲子们讲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非遗研究中心的丁永祥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去年获得“中国好人”荣誉称号的全国非遗保护专家热情的和亲子们分享了他进行中国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心路历程,以及怀梆戏曲的传承故事。



夕阳掠过校园共享单车,亲子家庭骑行在梧桐大道上,母亲指着教学楼对孩子说:“这就是你说的‘未来教室’”。这场从非遗展演到科学探秘、从专家对话到校园漫游的旅程,不仅让孩子们眼中有光——有的偷偷记下博物馆讲解词,说要回去教同学。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家长们感慨万千。通过一天的大学校园之旅,亲子关系在共同学习中更加紧密,青少年的视野和格局也得到了显著拓展。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