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感收藏快乐,让心灵学会“自我拥抱” —惠济区长兴路实验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月活动

校园视点 原创

2025-05-22 09:32

5月21日,惠济区长兴路实验小学高年级“好心情博物馆”正式开馆,一场以“发现身边的小确幸”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用创意互动让百余名学生学会用“五感”捕捉快乐,在收集日常碎片中理解“爱自己”的力量。

五感展品:把快乐装进“记忆胶囊”

在“视觉区”,学生们用彩笔描绘出看到就会心情好的景色:操场边的蒲公英丛、教室窗台上的多肉植物、食堂阿姨微笑时眼角的皱纹、落日的晚霞、课间和同桌比划的搞怪影子......“原来每天路过的地方藏着这么多色彩!”

“嗅觉区”有着令人垂涎的香气:有妈妈烘焙的曲奇、有晒过校服上留下的阳光味道、有“雨后泥土香”、还有姥姥包的饺子、一把老蒲扇扇出的风......“气味能唤醒90%的记忆,更能留住美好的回忆。”

“触觉墙”上写满柔软心事:毛线编织的“烦恼解忧球”、奶奶织的旧手套、甚至还有一包同学分享的跳跳糖、喜欢的毛绒小熊......“摸到这些,就像有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温暖是具体的。”

在“味觉记忆墙”上,同学们们用食物串联起成长故事:一包碎成渣的苏打饼干,包装上画着歪扭的太阳。一瓶“妈妈特调蜂蜜水”——温水兑半勺蜂蜜,瓶身贴着“生气时喝一口,怒火会变泡泡飘走”的便利贴。一颗“过期糖果”——去年儿童节班主任奖励的水果糖,糖纸已褪色,但依然被细心夹在课本里。......“味道不一定都是甜的,但那个让你深刻记忆的味道一定是甜的。”

“开心银行”:用今日份快乐兑换勇气

博物馆中还设有“开心事”,同学们可以记录发生的开心事。有人记录“数学课第一个解出难题”,有人写下“帮低年级同学捡起作业本”,甚至有学生骄傲地展示“今天没有和妈妈顶嘴”。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王娜介绍:“当孩子们把抽象的‘幸福’拆解成可触摸的瞬间,自我认同感会自然生长。”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起点。活动发起人德育处王琼老师表示:“我们拒绝‘你要快乐’的口号,而是教孩子如何‘制造快乐’。当他们学会用五感珍藏善意、用细节滋养心灵,才能真正理解‘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充盈后的自然流淌。”

好心情博物馆将持续更新,并增设“烦恼转化站”,鼓励孩子们用“一件开心事”兑换心理老师的“解忧锦囊”。这座没有展品的博物馆中,却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了“快乐策展人”。正如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好心情博物馆里收藏的,从来不是物品,而是我们爱自己的能力。

撰写:王琼

图片:德育处

初审:陈晓娜

终审:刘砚志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