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出海风,终于刮向“国货联号”

酒管财经 原创

2025-05-21 09:52

近日,锦江酒店集团旗下的中高端酒店品牌锦江都城的首店正式落子老挝琅勃拉邦。

据悉,这是锦江酒店(中国区)规模化出海战略的首个实质性突破,也标志着老挝中高端连锁酒店市场正式迎来中国品牌的身影。

过去国际联号酒店依靠委托管理、特许经营模式在其与中国业主的合作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如今本土酒店品牌也终于开始对外输出品牌和管理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本土酒店品牌出海已从过去简单的重资产买楼和收并购转向了品牌管理与输出的轻资产模式,通过与国外酒管公司联手、输出自有品牌、委托管理等方式,进一步打造本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年初,锦江酒店(中国区)在年度品牌片《国货的不能少》中首次提出“国货联号”的概念,直接对标业内更常讨论的“国际联号”概念。

“国货联号”出海不仅是拓展市场的战略选择,更是本土酒店的意识觉醒和对外输出中国文化的自信。

01

出海首站为何选在老挝?

锦江都城的出海首站,为何会选择老挝?

首先,是客群潜力。

近年来,老挝将旅游业定位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通过《2021-2025年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完善基建、简化签证政策。

中老铁路的全线贯通,更让万象从交通末端升级为中南半岛的“陆联枢纽”,跨境游客数量年均增长超20%。

数据显示,2024年老挝全年接待国际游客超420万人次,同比增长38%,目标2030年将突破1000万人次。

加上中老经济走廊项目带动,商务差旅与休闲度假需求同步爆发,老挝的酒店市场供需缺口显著。

锦江酒店(中国区)选择此时入场,或许正是看中老挝从“过境地”转向“目的地”的潜力。

其次,是市场空白。

数据显示,当前老挝酒店市场以本地小型单体酒店(占比超70%)与国际高端品牌为主,中档连锁酒店供给有很大的市场空白。

近两年,国际酒店密集落子万象。

2024年智选假日酒店、希尔顿逸林酒店相继落地,2025年2月泰国知名品牌AMARY酒店落地。

AMARY酒店

据悉,目前万象有6家国际品牌酒店,雅高的宜必思酒店、洲际的万象皇冠假日酒店和智选假日酒店、希尔顿的万象逸林酒店、万达酒管的万象拉萨翁万达文华酒店、泰国高端品牌AMARY酒店。

据万象某酒店管理公司负责人对媒体透露,2024年开业的三家国际酒店平均入住率已达65%,远超行业预期。

国际酒店扎堆开业的背后,不仅是老挝旅游市场蓄势待发的信号,更折射出国际资本对东南亚“最后一片蓝海”的野心与期待。

而与首都万象相比,琅勃拉邦的市场相对较小,却是一个备受国际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酒店市场主要以高端和豪华度假酒店为主。

锦江都城的落地,刚好填补了老挝中高端酒店市场的空白。

02

本土酒店再次出海“下南洋”

其实,这并非本土酒店集团首次布局东南亚。

仔细梳理发现,本土酒店集团出海东南亚已有十余年。

2011年,锦江酒店集团率先出海,与菲律宾上好佳国际签约合作,通过授权特许经营的方式,代理锦江之星独立发展直营店或加盟店。

同年,东呈集团将城市便捷酒店开到了马来西亚吉隆坡;时隔一年,东呈国际牵手中马股份,合力发展马来西亚酒店市场。

此外,格林豪泰酒店海外第一家店选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

2019年,华住在新加坡设立国际总部,宣布全季酒店首家海外直营店落地新加坡。

2023年以来,本土酒管迎来第二波“下南洋”。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作为酒店管理方,把高端国牌酒店“万达文华酒店”首次引入老挝。

此外,此次落子老挝的锦江都城3.0版更是以“东方摩登”为核心理念,融合ART DECO风格与传统东方元素,展现中国设计语言的国际化表达。

锦江酒店(中国区)老挝锦江都城

不难发现,放眼新一轮出海潮,中华文化和东方美学正成为本土酒店酒店凸显文化差异性的重要策略。

有业内人士指出,本土酒店出海应坚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出海三步走战略,拥抱变化,讲好东方叙事将成为本土酒店新一轮出海的重要挑战。

东南亚市场对国内酒店集团来说看似是一片蓝海,不过也并非意味着国内酒店集团就不再与国际酒店集团“短兵相接”。

万豪国际、雅高集团早在20世纪就涉足东南亚市场,洲际酒店集团2007年开始拓展越南业务,希尔顿2013年就已进入缅甸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打独斗已无法满足本土酒店出海的步伐,推出主力品牌矩阵或全产业链出海便成为当前不少本土酒店出海的一致选择。

尚美数智酒店集团宣布成立尚美国际事业部后,正式推出海外尚客优SHANKEE、海外品睿PENRO及海外兰欧LANOU三大核心品牌,未来将在东南亚、中东、中亚等核心区域开展业务。

德胧出海印尼,则是综合数字化、供应链、会员体系等所有平台生态、全产业链的出海。

市场的成熟度、发展潜力、文化差异以及政治环境千差万别,这使得市场选择成为了一项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决策。

不同于国际酒店品牌扎堆曼谷、吉隆坡等核心大城市,锦江酒店集团选择先从琅勃拉邦、金边等新兴旅游城市切入。

这种策略既规避了与万豪、雅高的正面交锋,又能在市场空白点快速建立品牌认知。

世茂喜达酒店集团也主要聚焦东南亚地区,目前总计有8个海外项目正在筹备中,分别位于印尼巴厘岛、龙目岛及马来西亚马六甲等地。

毕竟,在全球化的新格局下,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对于本土酒店集团的出海战略至关重要,不仅决定了市场空间,也关系到未来的增长潜力。

03

“国货联号”如何走好出海的“最后一公里”?

尽管出海整体趋势如火如荼,但面对不同的出海市场,本土酒管总会面临同一个问题:“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大致包括增长挑战、合规挑战和本地化挑战三大类别,而本地化挑战则是其中的核心。

出海容易,扎根尤其艰难。

2016年,绿地酒店旅游集团布局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吉隆坡、曼谷等地,并提出用三年时间,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酒店旅游集团,但三年后其目标完成率不足十分之一。

尚美数智CEO马英尧曾在媒体采访中谈及此前自家团队在酒店出海过程中的一次惨痛经历。

海外品睿PENRO效果图

他提到,团队刚进入非洲市场时完全套用中国市场经验,先投资直营酒店,并快速招聘了一大批人,同步推加盟模式,夜以继日地拜访客户,希望快速签约,结果直营和加盟业务都损失惨重。

后来经过多次的实践和调研以后,他才意识到:“得按他们的节奏出牌”。

此外,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本土酒店的出海火力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尚未形成全球布局且市场份额有限,说明本土酒店出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出海只是过程而非目标,如何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真正拓展经营好海外版图,实现新的增量,才是当下本土酒店品牌亟待解决的困境。

业内人士认为,本土酒店出海是以一条产品走出去、品牌走进去再到品质和体验走上去的漫长道路。

中国酒店需要更好地被世界看见,但也要将目光放长远,不可生搬硬套传统的营销策略,唯有通过扎实运营跑通单店模型,夯实品牌根基,才能实现长期增长。

毕竟,蓝海终有一天会变成红海,只有真正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未来。

END.

统筹 | 劳殿        编辑 | 阿渲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酒管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