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艾草暖,志愿映初心——建德市关爱“一老一小一新”专项行动侧记
5月20日,新安江畔细雨如丝,爱意涌动。在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沧滩社区和江滨爱心驿家,一场以「浓情端午・‘艾’护健康」为主题的关爱“一老一小一新”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火热开展。作为中社部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在杭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统筹下,建德市心手相牵“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化身“爱心使者”,为环卫工人、园林职工、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户外工作者及市民群众,送上贴心便民服务,绘就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温情画卷。
精心筹备 彰显服务温度
清晨八点,沧滩社区与江滨爱心驿站内,十余名志愿者迅速行动,分成物资组、场地组、医疗组等多个小组,有条不紊地开展筹备工作。包粽子区里,志愿者们认真清洗着新鲜粽叶,她们介绍道:“特意选用建德本地颗粒饱满的糯米,这样蒸出的粽子格外香甜。”一旁,负责义诊的年轻志愿者熟练调试着血压仪:“预计今天户外工作者会比较多,每个设备都得仔细检查。”
为让服务更贴合需求,志愿者们提前三天通过社区问卷、现场访谈等方式,收集户外工作者的“微心愿”。心手相牵“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表示:“不少环卫工人反映没时间修剪指甲,快递员希望能有专业肩颈按摩。”为此,团队特意邀请中医理疗师、资深理发师和医护人员加入,全力满足大家的需求。
暖心互动 传递深切关爱
八点刚过,第一位客人——环卫工人张大姐走进驿站。志愿者热情迎接,递上清凉饮品:“大姐,先坐这儿休息,一会儿剪完头发再量血压。”理发区里,夏师傅细心地为快递小哥设计发型:“你平时骑车风大,剪个短寸更精神,还不容易出汗。”看着清爽利落的新发型,快递小哥笑着说:“这发型太赞了,送件时客户肯定觉得我更专业!”
包粽子区热闹非凡。志愿者耐心指导外卖骑手小李:“左手捏住粽叶三角口,右手放糯米和红枣,再用棉线绕三圈……”小李学得认真,却总在捆扎时手忙脚乱,逗得大家忍俊不禁。“没关系,多练几次就好,粽子包的是心意,模样不重要。”志愿者的安慰让现场氛围更加轻松。不一会儿,200余个形态各异的粽子摆满盛器,粽香与欢声笑语交织,让驿站化作温馨的大家庭。
中医理疗区,理疗师一边为环卫工人赵师傅按摩肩颈,一边叮嘱:“您劳损比较严重,平时可以用热毛巾敷一敷,我教您几个放松动作……”赵师傅享受着按摩,感慨道:“这比去按摩店还舒服,太感谢你们了!”磨刀具摊位前,志愿者老蒋专注打磨菜刀:“刀刃磨到15度角最锋利,这些磨刀工具都是我改良过的。”看着重新锋利的菜刀,环卫工人王阿姨赞不绝口:“这下切菜省力多了,真是帮了大忙!”
成效显著 推动爱心传递
此次活动成果丰硕,共服务户外工作者130余人次,送出200余个爱心粽子,修磨刀具50余把,提供健康咨询60余人次。更令人欣喜的是,多位户外工作者主动留下联系方式,希望加入志愿者队伍。快递小哥小张坦言:“以前觉得志愿服务离自己很远,今天感受到被关心的温暖,我也想把这份爱传递出去。”
“户外工作者是城市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心手相牵“夕阳红”负责人王江平表示,“这次活动是一次‘双向治愈’,志愿者在付出中成长,服务对象在被关爱中学会传递爱,这正是社会工作的魅力。”江滨爱心驿站负责人也感慨:“爱心驿家自成立起,就是户外工作者的‘歇脚点’和‘暖心港’。这次活动以‘小切口’实现‘大温暖’,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为基层治理增添温情力量。”
未来展望 让关爱常态化
临近中午,志愿者收拾场地时,发现桌上多了几瓶矿泉水和手写便签。“谢谢你们的粽子,很香!”“今天过得很开心,祝你们天天快乐!”这些朴实话语,让志愿者们深受感动。它们不仅是对活动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期许。据悉,建德市心手相牵“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已将户外工作者关爱计划纳入年度重点项目。未来,每周二将开展“主题服务日”,并建立“需求收集-精准响应-效果反馈”的闭环服务机制。王江平表示:“希望通过持续努力,让户外工作者真正感受到‘累了有地方歇、渴了有热水喝、病了有医生问’,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从晨光初现到日至中天,江滨爱心驿家的温暖故事仍在继续。这场关爱“一老一小一新”的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不仅是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更是城市文明的温情写照。当关爱成为常态,温暖得以传承,每一份平凡的坚守都将被看见,每一滴辛勤的汗水都将被珍视,这正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最美的模样。
作者: 王江平 牧凡
摄影: 王鹏 袁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