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宴五周年庆——在福州—席品味河南饮食文化

福延圆梦行动 原创

2025-05-20 10:16

文/李靖

   在福州这座充满闽韵风情的城市里,晋安区六一北路洋下花园08号的豫宴餐厅,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中原魅力。自5年前的5月20日试营业起,豫宴便开启了一段在福州的美食传奇,如今,它已走过五载春秋,用一道道地道的河南菜,征服了福州人的味蕾,也慰藉了在榕河南游子的乡愁。

   豫宴的诞生,意义非凡。福建人在历史上大多是河南人迁移而至,这份千丝万缕的联系,让豫宴在福州的开业备受关注。它不仅让在福州的河南人有了一处可以留住乡愁的温暖港湾,更让福州本地人有机会深入感受豫菜的独特饮食文化。董事长杜光豪先生,同时作为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副理事长,带领着团队,在传递美食的同时,也传递着爱心与责任,使豫宴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成为了文化交流与公益善举的平台。

   还记得5年前的7月15日,那场由我策划的“记住乡愁·寻找家乡味道”为主题的首届客家文化美食节·豫菜品鉴活动在豫宴盛大拉开帷幕。当时,福州市河南商会、福建省湖北商会等数十家商协会组织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豫菜在福州的精彩绽放。活动现场,豫菜的香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大家品尝着地道的河南美食,交流着不同地域的文化,欢声笑语不断,豫宴也因此在福州的美食圈中声名鹊起。

   走进豫宴,店内的装修风格古朴而典雅,木质桌椅、简约的装饰,处处彰显着中原大地的文化本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河南的街头巷尾。在这里,每一道菜都是精心烹制的杰作。羊肉汤烩面,堪称豫宴的招牌之一。浓郁鲜香的羊肉汤,是用新鲜的羊肉和大骨长时间熬制而成,奶白色的汤汁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搭配上手工擀制的筋道面条,每一口都充满了嚼劲。面条在汤汁中尽情吸收着羊肉的鲜美,入口爽滑,让人欲罢不能。再加上一小碟糖蒜,酸甜可口的糖蒜与鲜香的烩面相得益彰,为这道美食增添了别样的风味。

  洋槐花炒土鸡蛋也别具特色。当这道菜端上桌,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洋槐花独特的香甜与土鸡蛋的醇厚完美融合,入口既有洋槐花的清新,又有土鸡蛋的浓郁。每一口都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让人回味悠长。这道菜不仅味道鲜美,更承载着河南人对家乡田园生活的美好回忆。

   招牌羊棒骨同样令人垂涎欲滴。超大一根的羊棒骨,外酥里嫩,色泽诱人。轻轻咬上一口,鲜嫩的羊肉瞬间在口中散开,肉香四溢。骨髓更是精华所在,用吸管轻轻一吸,浓郁的骨髓油滑入口中,满满的幸福感。对于肉食爱好者来说,这道招牌羊棒骨绝对是必点之选。

   除了这些,豫宴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菜品,如红烧黄河大鲤鱼,选用新鲜的黄河鲤鱼,经过精心处理后,先炸后烧,鱼肉外焦里嫩,酱汁浓郁醇厚,鱼肉鲜嫩多汁,丝毫没有腥味;京葱扒羊腿,羊腿肉软烂鲜香,京葱的香味充分融入到羊肉中,让人回味无穷;麻酱豆腐,豆腐嫩滑,麻酱浓郁,再加上独特的调味,口感丰富,清爽可口 。

   五年来,豫宴始终坚守着对河南美食文化传承的初心。专业的餐饮智囊团与厨艺精湛的厨师团队紧密合作,他们不仅严格遵循古法烹制每一道菜肴,还根据福州本地人的口味偏好,在调味和烹饪方式上进行了巧妙的创新,让豫菜既能保持原汁原味的河南特色,又能更好地被福州人所接受。

   豫宴在这五年里,也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践行社会责任。作为“乡愁驿站”,它为在榕的河南老乡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同时,豫宴还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参与慈善项目等方式,回馈社会,为促进福州与河南两地的文化交流和餐饮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豫宴成立的这五年,是不断成长与收获的五年。它用美食搭建起了豫闽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爱上豫菜。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豫宴将继续秉持着对美食的热爱与执着,不断创新与发展,为福州的美食爱好者带来更多地道的河南美味,续写属于它的美食传奇 。如果你还没有品尝过豫宴的美食,不妨找个时间前去体验一番,相信你一定会被这里的美食和氛围所打动。

   去年中秋的正午阳光,将温暖倾洒在福州这座城市。福延公益副理事长杜光豪,带着精心准备的节日礼品,来到福延公益资助的10名在榕读书的豫籍寒门学子身边。这些孩子远离家乡,在异乡求学,杜光豪深知他们心中的思念与不易。

  六一北路的豫宴餐厅里,河南特色美食摆满一桌,烩面的香气、胡辣汤的醇厚,瞬间勾起学子们对家乡的回忆。杜光豪亲切地与孩子们交谈,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勇敢追梦。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熟悉的家乡味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个中秋,却因这份关爱与牵挂,成为学子们心中最温暖、最难忘的团圆时刻。杜光豪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他们并不孤单,总有人默默守护,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