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四连跌,天猫美妆的路越走越窄了?
2025年即将过半,天猫美妆的日子并不好过,没有任何要止住下滑的意思。
年初以来,很多美妆行业追踪平台提供的数据,都在清楚无误地指向这一结论:
无论是品类维度还是品牌维度,今年一季度的天猫美妆销售情况在全方位下滑。
根据青眼情报会员数据,天猫美妆护肤/个护、彩妆/香水两大子赛道2025年一季度卖了251.38亿,整体同比下滑32.5%。二季度第一个月,形势仍持续恶化,天猫美妆这两大子赛道卖了77.26亿,同比下滑12.8%。
平心而论,天猫美妆衰退的大背景是,淘系美妆整体都不太好过。
据青眼情报此前报道称,2025年1月,淘系美妆整体GMV为163.94亿元,同比下滑3%;2月,淘系美妆整体GMV为152.05亿元,同比下滑3.8%;而3月,淘系美妆整体GMV为 165.55亿元,同比下滑20.59%。
数据来源:青眼情报会员数据库单位:亿
但要知道,天猫美妆的大幅下滑并不是今年刚出现的情况,因为24年一季度也是这样:
根据青眼情报会员数据,连续两年,天猫美妆各品类第一季度,都是逐月大幅下滑,即使今年有38大促撑场面,3月全月销售额也相较2024年出现了下滑。
来源:青眼情报会员数据库单位:亿
过去三年中,抖音美妆与淘系美妆份额此长彼消,双方份额已经接近持平。
根据青眼情报数据(与下图口径有一定差异),2024年中国线上化妆品市场规模为4055.27亿元,同比上升0.4%:其中淘天市场份额41.1%,抖音市场份额37.8%,京东市场份额11.6%,从数据上不难看出,这种变化与天猫美妆的单边下滑脱不开关系。
来源:飞瓜,炼丹炉,中信建投证券单位:亿
平心而论,天猫美妆这种绝对值和相对份额双下滑表现,真不能怪在消费大环境身上,因为消费大环境本身多少还称得上中规中矩。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化妆品零售额(统计维度: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下同)达到1149亿,创下近10年新高,同比增幅3.2%。
而根据《FBeauty未来迹》整理的淘天、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这五大平台的线上数据,今年一季度,化妆品线上交易额超1528.85亿元,同比增长了14.68%;交易量达20.46亿件,同比增长了11.24%,交易额与交易量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根据青眼报道显示,今年一季度抖音美妆总销售额在500亿-750亿元之间,与2024年同期的486亿元相比,增长23.28%。快手,小红书也都有不错的增长。
换句话说,无论是美妆大盘,还是美妆线上平台大盘,还是其他美妆内容平台友商,天猫美妆一个也没跑赢。
01 大促也救不了天猫美妆
天猫美妆这样的表现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大家都很清楚,在淘天,服饰,美妆,运动户外甚至一度被誉为阿里电商目前最具优势的三大核心类目,称得上是淘天台柱子。
证据是,在今年春节,根据晚点LatePost的描述,蒋凡出任阿里电商事业群CEO之后,直接钦定了这三个行业来投入资源,发起阿里电商新一轮增长战役,而且据员工说,投入预算“不设上限”。
从各方表态看,至少去年,天猫美妆高层已经意识到自己过于倚重大促表现,正在努力回拨资源,平衡日销和大促的关系,希望用日销种草+大促出量双轮驱动来寻找更多的增长。
寻求再平衡决策的背景是,过去两年中,天猫美妆的大促销量已经占了超过了半壁江山。
根据炼丹炉数据,2024天猫美妆GMV1288亿元,双十一的10+11月达到了382亿,而618所在的5+6月达到了335亿,两个大促4个月GMV合计占到了55.65%,而23年为54.7%。大促占比还在缓步提升。
数据来源:炼丹炉单位:亿
但将美妆树立为三大战役之一之后,再平衡的长期意义就被追求增长的短期目标淹没了。
对天猫美妆来说,进一步延长大促周期,投入更多资源,对天猫美妆的大促期间的短期销售增长更强力的刺激,力保大促不容有失,就成了一种虽然短期但更为理性的决策。
但明眼人可以直接看出,这种促销的直接副作用是,大促对前后日销月份的虹吸效应更加明显,消费者对大促机制的折扣活动敏感性迅速提升,淡季日销的负增长成了一种常态,直接拖累整个大盘的表现。
天猫作为货架型电商,折扣透明度极高,消费者比价成本很低,美妆品牌想要持续通过促销,来提高销售额,实际很难持续,控制价格体系本身也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频繁地促销,也让消费者会产生强烈的审美疲劳。
这里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短期增长导向下,天猫美妆基本盘越是增速欠佳,投入力量力保大促季,天猫美妆向上管理寻求更多资源匹配的行动逻辑,就越是牢不可破;
而大促季越是药量凶猛,消费者对日销的价格敏感度就越高,天猫美妆日销表现和全年大盘就越是跌跌不休,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天猫美妆依靠大促要资源的内在动机。
今年和去年的第一季度,以及过去全年的表现都已经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
大促救不了天猫美妆,或者说,畸高的大促占比本身就是天猫美妆持续跑输大盘的症结所在:
价格敏感性消费者每年固定时间闻风而至,痛诉天猫折扣玩法复杂,而品牌日复一日提升促销成本,腰部品牌逐渐掉队,生态进一步恶化,而天猫美妆本身大盘却迟迟不见止血。
02 内容生产的基因缺陷
天猫美妆的衰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的美妆是一个非常吃内容生产的赛道,这恰恰是天猫美妆的命门。
相当数量美妆在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内容平台上迅速起量,这些内容能力溢出的内容电商平台,让很多美妆品牌能够以极高增速达到相应规模,ROI周期被大大缩短,对应投资端的窗口期也相应压缩。
这直接可以体现在数据上:
2025年1月至4月,无论是在护肤个护,还是彩妆香水,抖音天猫此消彼长趋势已经十分确定,在每一个品类里,抖音销售数据都基本是天猫两倍以上。
数据来源:青眼情报单位:亿
具体到品牌,个护护肤领域,国际大牌自然堂在天猫同样是逐月同比掉量,抖音的销售额已经是天猫两倍以上。
而国牌中抖音的领先趋势也十分明显:像可复美,谷雨,韩束这些国牌顶流,天猫销量已经难以与抖音销量相提并论。
数据来源:青眼情报会员数据单位:万元
而彩妆品牌中,天猫的国际大牌甚至同比呈现了下跌趋势:国际大牌中,兰蔻,魅可,爱马仕都出现了高两位数的跌幅。
数据来源:青眼情报会员数据单位:万元(未上榜原因是销售额未进前30,具体数据不显示)
而在彩妆的国货品牌中,随着天猫美妆的下跌,抖音平台销售额也都完成了反超。
其中数据对比较为明显的是卡姿兰,花知晓,完美日记这三家国牌彩妆,其中卡姿兰在天猫连续三月的下滑,已经被抖音完成了超越,而花知晓,完美日记,更是如此。
数据来源:青眼情报会员数据单位:万元(未上榜原因是销售额未进前30,具体数据不显示)
国牌增长乏力,大牌甚至开始缩水,其中重要原因是,今天的天猫美妆直播,还是许多年前挖来的老面孔,自己本身并没有内容生产能力:
根据远川研究院统计,12个入淘的头部主播,到去年退出了8个,从颜值赛道的一粒小莎子,到情感赛道的李诞,再到知识内容赛道的东方甄选,无一不是经历了声量巨大的入淘之后,悄无声息的选择了停播。
从2018年就开始运营的淘宝直播,到去年GMV还没有到达万亿,总量甚至被快手落下一个身位。
而这导致了一个天猫美妆本身可能并不想看见的局面:
今天的淘系美妆播主反过来倒过去,在推和能推的,还是那个2016已经走红的李佳琦。
即使是每年大促对李佳琦这种超级头部的投入,已经超出了必要的代价,消费者也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但品牌和平台还是必须要投入更多,因为大促不容有有失。
再比如说,去年淘宝直播从小红书挖来的超头章小蕙,其首场直播观看人数达到千万,但5月31日开启的第二场直播人数迅速下滑到549万。
粉丝们迅速发现,入淘直播的章小蕙似乎有些水土不服,与小红书那个超头形成了天壤之别,无论是优惠机制,还是选品,布景,淘宝章小蕙都显得有些操之过急。
从某个角度说,天猫美妆没有自己的超头生产能力,而挖来的超头屡屡翻车,最终结果只能是围绕李佳琦这样的老IP打打安全牌,而伴随IP的逐渐老化,玩法也没有什么新意。
这就给了新一代美妆电商平台和更多的品牌方借机快速发展,超越淘天美妆,寻求增量机会。
以抖音今天的美妆头牌韩束为例,2021年,上美集团成立直播部门,2022年,韩束创始人吕义雄决定全力押注抖音,23年,韩束抖音gmv33亿,2024年,韩束以全年近75亿元的GMV,再次稳坐抖音美妆护肤赛道榜首。3年10倍的增速,韩束坐稳了抖音头把交椅。
再比如,快手辛选集团主播杨润心(网名:蛋蛋)及辛选团队前往韩国,开启了韩国专场美妆带货直播,据辛选团队公开数据,此次专场直播成绩“突破10亿”。
再比如,小红书推出百亿流量扶持政策,包括10亿流量扶持10000个新入驻企业号、20亿流量扶持1000个带货主播、25亿流量提升100个新品种草效率、45亿流量助力200个优质直播商家等方案。效果是,据报道,入驻小红书的化妆品品牌数目同比增长了5倍。
而对于今天的天猫美妆来说,新的IP在哪里?新的玩法在哪里?或者说,新的增量在哪里?
这是一个天猫美妆回答不了,但所有品牌方都很关心的问题。
03 红猫计划:一场貌合神离的牵手?
在促销玩法枯竭,新IP缺位的情况下,留给天猫美妆的可选项其实已经不多了,无非是继续拿出钱来买内容:
过去几年中,天猫一直在变换方式,与不同的内容平台合作,从微博,抖音,快手到现在的小红书。
而N次分手之后再复合的红猫计划,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5月7日,小红书与淘宝天猫签订战略合作,打造“红猫计划”,从数据打通到新增笔记下方“广告挂链”功能等,二者将进一步开放融合,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
要知道,历史上淘系电商和小红书曾多次分分合合。
2021年,小红书关闭带货笔记中的淘宝天猫商品链接,停止了常规的导流方式,直到此次达成合作。
多次分手的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在自身电商发育成熟之后停止了与淘天的合作,也很快成为了淘天的劲敌,用自己的履约能力资敌,很难说是什么明智的决策。
只不过,对于眼下持续失血,急于找回增长,找回流量的天猫和天猫美妆来说,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眼下的增长和扭转局面,才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这个红猫计划:
短期看,这个计划显然可以给天猫美妆带来增长,延缓短期的份额下降,淘天甚至颇有自信的认为自己可以实现用户的留存。
但明眼人不难看出,这种合作的长期风险已经不可忽视: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淘天仅仅是交易的最后一环,提供履约和支付价值,但众所周知,电商用户核心决策和高价值环节,其实是种草和内容互动,没有内容基因的淘宝天猫,在这场交易中,其实已经被小红书架空,沦为交易的最后一环。这一点在美妆这种吃内容的赛道中尤其明显。
以小红书当前的能力和雄心,如果后续小红书学习抖音快手,独立发展电商,淘天等于又培养了一个新的分流对手。
与未来的竞争对手牵手,是因为今天在天猫,长期主义已经不再重要:
在天猫美妆连续失血的今天,从淘天各方所推崇全域运营,反哺策略,域外合作,跨平台的全网引流,流量加投等策略,我们已经知道这种合作深层的貌合神离,和其背后的短期考量。
留给天猫美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甚至连品牌方都很清楚这一点,大家都在用脚投票。
2024年,彩妆品牌VNK、日本化妆品牌高丝、法国香水品牌Marc Jacobs,以及欧莱雅旗下NYX、TAKAMI等知名品牌都宣布关闭天猫海外旗舰店或官方旗舰店。
而国际美妆的绝对巨头欧莱雅,则同时做好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是旗下部分品牌退出天猫,并将原本独立的天猫、京东、官网和小程序业务部门整合为一个部门;
另一方面不断加码抖音,在去年上半年独立设立了抖音运营部门,其高管团队也不断释放看重抖音的信号:欧莱雅中国旗下赫莲娜、兰蔻、圣罗兰美妆、植村秀、羽西、卡诗、TAKAMI等品牌均在抖音开设了官方旗舰店。
在天猫美妆的眼中,长期主义固然重要,但也都是嘴上说说,留不住大牌客户,大促不能立刻见效,太多人这个季度可能都度不过去。
04 结语
表面看,大促依赖症,玩法老套,内容电商始终没有做起来,这些已经是过去几年天猫美妆的痼疾,似乎已经可以解释天猫美妆的日益衰微。
但无论是天猫美妆自己,还是各大品牌商,大家也都很清楚,无论是签约小红书,还是加注老IP,都只是个权宜方案,都很难解决天猫美妆逐年掉队的问题,症结其实出在天猫美妆生态身上。
深层看,天猫美妆的追求增长的焦急心情已经无以复加,在情绪影响下,追求短期效果,是天猫美妆应有的改变迟迟缺位的核心原因,与小红书的签约就是这样一种长期主义缺位后行动走形的体现。
从数据看,留给天猫美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