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爆年化利率1460%,芸豆分假借“空白合同”联合银行放高利贷

闻道商学苑 原创

2025-05-18 16:28

01 利率1460%,芸豆分高息放贷被屡屡投诉

3·15晚会严打借贷黑色产业链,让整个行业清明了许多。

但总有平台顶风作案、浑水摸鱼,做着不合规、不光彩的高利贷生意。

援引“南京零距离”报道,近日安徽李先生的儿子李飞(化名)因急需用钱,下载了一款名为“芸豆分”的借款平台APP,下载之后发现没有额度也没有利息,在输入身份证和银行卡号后,芸豆分APP直接下款3000元,10天之后则需要偿还3000元本金和1200元利息......

简单算下来,李飞的这笔借款真实年化利率高达1460%。

但这还没完。按照南京零距离释放的消息,就在10天期限来临时,芸豆分却提示李飞还款失败。而还款失败的代价是,此后每天利息都会增加1500元。至李先生联系南京零距离时,李飞需还款金额已经接近3万元......

3000元本金,数月间还款30000元,若严格算起来,这将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按照李先生表述,他尝试与芸豆分进行沟通,但对方威胁称如不还款,就要“爆通讯录。比较坏的结果是,他通讯录中的亲人、朋友一天会接到几百个骚扰电话。

李先生芸豆分高利贷借款遭遇是个典型,但却不是个例。

在黑猫投诉上,涉及芸豆分(芸豆花)的投诉信息高达8000多条。

在被投诉中,很大一部分信息指向高利贷。有用户称,借5000元,10天后要求还款7000元,真实借贷成本同样高达1460%。看到如此高利贷后,这名用户急呼:求芸豆分APP别给我下款,但联系不到客服......

另有一用户反馈,自己是在广告中看芸豆分,下载只是查看额度,却被直接放款。放款6636元,8天便要还款9887(真实利率超过2000%),最可怕的是没有客服,无法撤销。

还有用户直言,自己2024年借款1万,因工作忙逾期被平台催收介入还款21500。接着另一催收要求该用户还款14700元,等该用户还清之后,又要求该用户付违约金.....粗略计算,短短一年,该用户借款1万,还款3.6万,还没还清,真实成本已经无法计算。

02 强买强卖,芸豆分大签空白合同

事实上,包含个人隐私泄漏、各类费用叠加的高利贷,以及因为逾期造成的暴力催收,一直是助贷行业被诟病的三大顽疾。

今年央视3·15晚会,便对借贷宝、人人信等黑灰产助贷平台做了深度曝光整改。但相比被曝光的平台,芸豆分不遑多让、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透过这几个例子,我们能看到芸豆分借款的几个鲜明特点。第一借贷利率出奇之高,动辄年化利率超过1000%。第二,涉嫌诱导借款,用户查看额度不小心便会被“强制”放款,因为联系不到客服、无法撤销。第三,用户还款难度较高,继而引发暴力催收。

当然,芸豆分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它可以随时触及到用户,你却很难找到它的踪影。

登录苹果以及小米应用商城,你根本找不到“芸豆分”APP,只能找到一款名为“芸豆花”的借贷APP。

通过天眼查发现,芸豆分由上海醉梦者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运营,其成立于2020年,法定代表人为李泽娃,注册资本1000万元。而上海醉梦者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由上海乾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控股,后者的法定代表人同样为李泽娃。上海乾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软件著作权中,包含了芸豆借款。

而在上海醉梦者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天眼查界面)新闻舆情一栏,可以清晰看到“芸豆借款、芸豆分更名为芸豆花”的信息。另有“芸豆退费”微信,也佐证了这个消息。

此外,在芸豆花APP上,一则面向用户的小字也提示,“芸豆借款”升级为“芸豆花”。

至此,一切明了:无论芸豆花、芸豆分还是芸豆借款都只是一个称谓,其背后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助贷业务,真实掌控者也都是李泽娃。

如今,通过芸豆花这款APP,便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个潜在水下的放贷帝国以及背后不甚合规的操作手法。

首先,尽管我们下载了芸豆花APP,但注册登录后也并未被告知该平台的真正运营方。而即便用户通过天眼查等平台搜索“芸豆花”,也难以找到背后真正的运营者。

随着借款一步步进行,芸豆花坦言自己只提供技术服务,用户申请的资金来源于第三方。换言之, 芸豆花自认了“助贷”身份。

既然是第三方助贷平台,芸豆花的资方以及合作方信息便至关重要。但蹊跷也尽在此处。

比如,按照行业规则,借款者要想从助贷平台取得资金,一般都要签署《借款合同》《授权委托协议》《征信授权书》《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政策》以及《资方征信查询授权书及相关协议》等一中合作协议。

根据既有经验,这些协议中一定会涉及以城商行、消金机构、小贷机构为代表的关键资金提供方。但纵观这一系列协议,无论是《借款合同》中的甲方、《授权委托协议》中的被授权人、《征信授权书》里的被授权人,还是临近放款阶段需要签署的《委托扣款授权书》中的受托人的信息,全部为空白(或以XX替代)。

换言之,借款人只与平台签了一个空白合同,便从芸豆花拿到了一笔借款。

你可不要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什么好事。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主体,也意味着没有明确的监管方。说的直白些,若借贷双方发生矛盾冲突,用户连“合作对象”都找不到,更遑论合法维权。

相反,掌握用户信息、作为债主的芸豆花则有更大的便宜行事的权力,这也是用户接连被诱导借贷、乃至产生高利贷以及最后被暴力催收的重要原因。

03 “顶风”助贷新规,芸豆花联合银行放高利贷

如芸豆花这种勇打监管擦边球的行为,将很快面临监管˙制裁。

不久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简称“助贷新规”),并定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助贷新规要求,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确保借款人就单笔贷款支付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借款人合法权益。

这句话集中释放了两个明确信号。其一,放贷利率上限24%,‌增信服务机构不得以咨询费、顾问费等形式变相提高费率‌,并要求将全部费用计入综合融资成本。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一个,作为资方的商业银行不能再当甩手掌柜,要担起“约束”助贷平台的责任。

这两点对以芸豆花为代表的助贷平台给予了极大的约束。首先,如上文所见,芸豆花不能再放贷超过24%,更遑论1000%以上的高利率产品了。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银行未来将对芸豆花给予更严格的监管。

具体如刚刚我们在上文提到的,“借款人都不知道资金来源方”“与资方签署空白合同”的行为将得到更严格的规范。

尽管芸豆花上借贷双方多签署“空白合同”,更找到资金方信息,但黑猫投诉上还是泄漏了关键的蛛丝马迹。

如下图所示,通过用户投诉得知,芸豆花的放款者包含东营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吉林亿联银行、江西裕民银行、武汉众邦银行以及重庆富民银行等一众地方城商行。

虽然,如李先生等那般高利贷受害者,芸豆花要负有最大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至关重要资金方的城商行全无干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助贷机构通过实施双融担的模式把借款综合成本拆分24%+12%,即‌24%的贷款利率与融资担保费,以及‌‌12%的咨询服务费。

在这种模式下,资方、担保方以及助贷方共同分食了整个产业链上红利。商业银行通过助贷流量平台放贷赚钱,本无可厚非,但助涨了类似芸豆花这种动辄1000%的高利贷,便难辞其咎。换言之,这些城商行不仅是单纯资金提供方,更是高利率的既得利益方。

好在助贷新规给这个灰色度很高的助贷行业定下了最后期限,留给高利贷助贷平台任意定价的时间不多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