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如何调理高血压?快看看这些防治小方法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从中医角度来讲,高血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强调整体调理,辨证施治,通过改善体质、平衡阴阳来帮助患者长期管理血压。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综合科主任杨泽锋表示,中医管理高血压主要是从整体的辨证论治,来调节脏腑功能的平衡,调和气血,达到调理高血压的目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穴位贴敷、艾灸、火龙罐等,配合生活方式干预等方法辅助管理血压。
针灸推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点按穴位如涌泉穴(滋阴降火)、太冲穴(疏肝降火)、内关穴(宁心安神)等辅助降压,一些患者也适合耳穴贴压辅助调节血压。
运动辅助:动静结合,舒缓压力
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通过缓慢舒展的动作调和气血,缓解紧张情绪。
杨泽锋推荐大家每天可以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促进气血循环,保护阳气功能,以微微出汗为宜,夏天可以适量多出出汗。
情绪调节:疏肝解郁,心态平和
中医认为“怒伤肝”,长期情绪波动会加重高血压。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音乐疗法等方式疏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生活规律:顺应自然,规律作息
避免熬夜耗伤阴液,同时减少吃高盐、高脂、辛辣的食物,戒烟限酒。
饮食调养:药食同源,降压有方
①肝阳上亢证:芹菜粳米瘦肉粥,芹菜50克、粳米50克、枸杞子10克,猪瘦肉20克。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枸杞子、猪瘦肉末加适量水同煮为粥。
②肝肾阴虚证:芝麻桑葚粥,粳米120克,桑葚100克,黑芝麻30克,加适量水煮成粥。
③痰湿内阻证:橘皮饭,橘皮10克、粳米100克,橘皮洗干净表面的灰尘,剪成小条,同粳米煮饭。
④气血两虚证:莲子百合枣羹,莲子15克、百合12克、大枣5枚、糯米50克,以上材料加水同煮,成粥后加入少量冰糖。
菊花茶、山楂茶、莲子心茶 、玉米须茶对控制血压、改善症状也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中医强调“一人一方”,需根据体质和证型选择药物,无论是药食同源的药膳,还是代茶饮,都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根据体质辨证选用,避免自己盲目食用引起反向效果。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血压较高,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而言,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方案。
杨泽锋提醒大家:“采用中医方式调理血压时,不要贸然停用正在服用的降压药物,以免引起血压剧烈波动。”一些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有可能逐渐减停抗高血压药物,但必须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也需要在医生的监测指导下进行用药调整,同时建立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治疗。
“对于发现血压升高的人群,建议早中晚各测一次血压,血压是动态变化的,常规情况下血压波动特征是白天高于晚上,晚上的血压一般比白天的血压低,但也有例外情况,一些人,早上测量的血压正常,晚上却偏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也要重视晚上的血压监测,多时段的测量有助于发现隐匿的高血压风险,同时要做好血压监测记录,监测血压波动的规律,以便医生根据血压数据来制定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