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呼吸专家杜晓华猝然离世,不是痊愈就安全

观察未来科技 原创

2025-05-17 11:56

文/陈根

呼吸医学专家杜晓华博士逝世,终年50岁。这是什么情况呢?根据澎湃的报道,呼吸医学专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主任杜晓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5日在重庆逝世,终年50岁。

杜晓华,女,主任医师/博导,科室主任,临床医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工作经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第一届中青年委员,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工作,擅长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病、呼吸危重症及慢性咳嗽的诊治。

云南省抗疫先进个人。

你说为什么一位呼吸道的专家,还是抗疫的专家,在50岁的壮年时期就走了,这样看到这一波疫情将会倒下一些人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相信她曾经肯定是带头接种疫苗的,并且在疫情之后忽视了这个病毒的创伤机制,但是从她曾经有过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的经历来看,又是呼吸道方面的专家,应该是有关注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

 其实在2023年的时候,港大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联同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最近一项大型研究就指出,感染新冠病毒,会增加患上短期和长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基于英国的数据,分析了15万名感染者和未感染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未感染者相比,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21天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未感染者高4.3倍;在感染后22天至18个月内,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患重大心血管疾病风险依然较未感染者高1.4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引起炎症反应,此反应可能会令心脏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增加血栓的风险,进而增加心脏病的发病和恶化风险。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究,但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未感染者较高。因此,感染新冠病毒之后要持续关注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即使康复后仍需要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心血管倂发症,并予以适当的治疗。

简单的说,就是新冠感染之后,最大的影响就是心血管疾病,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身边出现的很多人,心梗、脑梗、脑溢血、肺栓塞等突发性死亡上升的原因,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所以,不是疫情结束了就结束了,曾经接种的疫苗,感染的发烧,反复的感染,都将会给健康留下巨大的隐患。

后疫情时代,如何修复身体创伤?欢迎添加微信,进入专属群,获得更多资讯交流与健康管理方案。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