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学问》—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五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校园视点 原创

2025-05-16 09:27

数学,是世界的语言,是宇宙的诗篇,是抽象的艺术,更是智慧的光环。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和“新课改”要求中,2025年5月9日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结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包装的学问》一课,基于"表面积的变化",探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长方体包成一包时怎样包装最节省材料,同时多角度了解生活中包装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家增强环保意识。

‍本次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包装方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一、课前调查 初步感知

1. 现在网购是一种流行便捷的购物方式,如果你是快递员,当你要包装多个物品时,怎么做才能节约包装纸的材料?

2. 你知道生活中包装存在哪些不合理的现象吗?你能结合包装中的学问作一次汇报,倡导环保节约意识吗?

二、动手实践 计算用量

结合课前的调查和疑问,学生们动手实践,拼一拼,摆一摆,做一做,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通过动手实践,同学们发现给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包装共有三种方式:上下重叠、前后重叠、左右重叠。大家分别计算出每种包装方式的用纸量,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当重叠的面越大,所需的包装纸越省。生活中常见的纸巾等包装方式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

三、乐享成果 展示风采

‍在确定最节约用纸的方式后,同学们亲自动手参与包装过程。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对最优包装方案的印象,还通过挑选精美包装纸的过程提升了审美能力。

本次数学综合实践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形成了最优化思想,还通过交流与分享提升了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将数学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有效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编辑:段弯弯

‍复核:李志建  沈雪静

‍终审:付艳萍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