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郑州奇遇记】铁砂掌少年开砖裂石
从气沉丹田,到开声吐气,一声呐喊掌出砖断!“五一”假期以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山地实景演出现场,功夫少年开砖裂石、腹卧钢叉的硬功表演征服了一波又一波游客,这些震撼人心的场景也成为短视频中的经典瞬间。
功夫少年开砖裂石表演
留守儿童变身劈砖少年
5月11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山地实景演出现场,少林传统拳、象形拳、罗汉阵和十八般兵器轮番登场,而让游客们感觉最震撼的还是硬功表演,当一声呐喊震彻全场,厚厚的砖块在功夫少年迅疾劈击中一断为二。
劈砖少年辜杰,老家四川眉山,曾是一名留守儿童。年幼时父母经常出外打工,他渐渐喜欢上了李连杰、吴京和王宝强的功夫电影,影视作品中的功夫和武侠场景陪伴着他的童年,少林寺和功夫则是他的梦想彼岸。
“我想学功夫,家里也支持,后来到了登封,大通臂、小罗汉、太祖长拳都学会了。”川豫两地差异较大,风土人情各有不同,习惯吃辣的辜杰在少林延鲁武术学校的食堂抓起以前很少吃的馒头,在慢慢调整饮食习惯的同时,也悄悄地将郑州当成了第二故乡。
在登封学艺10年,辜杰精通少林传统拳术及狼牙棒、月牙铲、三米长枪等兵器,多年习练硬气功逐渐向“开砖裂石”的境界靠近。对于舞台表演和短视频平台留下的各种评论,他表示硬功夫掺不了假,质疑和欢呼都是关注,苦乐只有自己最清楚。
劈砖没有技巧,全靠硬功
在少林延鲁武术学校,辜杰最初学习的是少林拳法、棍术和剑术,第3年进入表演队跟随教练董高磊习练传统拳、大型兵器及硬气功,一步步地将身体练得如铁似钢,尤其是右手习练的铁砂掌让他在学校和各类武术展演中不断显露头角。
铁砂掌是少林手功的经典功法,功成则双掌如钢似铁,格斗技击威力无比,为历代武僧必修之功。辜杰练习发力的动作主要是拍打,最初拍打沙子,苦练2个月后换拍石子,2年之中每天近2个小时持之以恒地对着帆布包裹的石子发力,此后5年每天拍打钢珠不间断。
练习铁砂掌后还要结合秘方药物洗手,通过擦拭和浸泡消毒去肿,达到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的功效。如今,练习铁砂掌已有8年时间,辜杰依然坚持每天拍打钢珠1~2小时,他拍断的砖块超过了1万块,长年累月的大力输出使得右手手掌变硬,轮廓也比左手大了一圈。
“学校一个季度订购1000多块砖,劈砖没有技巧,靠的就是硬功!”教练董高磊表示,劈砖不是取巧的表演,训练和表演所用砖块和百姓盖房子使用的相同,区别在于草坪砖的硬度更强,劈草坪砖比普通青砖的难度更大。
期待为传播少林功夫做贡献
“五一”假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山地实景演出现场客流井喷,辜杰所在的48人表演团队每天进行5场功夫表演,少林功夫所带来的震撼视觉效果和良好互动体验,让外地游客有了更多在嵩山和登封停留的理由。
“25场场场不落,方形红砖和草坪砖劈了200余块!”董高磊介绍,罗汉阵和硬气功展示震撼了一波又一波游客。
景区表演不同于学校训练,面对游客形成的汹涌人潮,辜杰觉得自己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劈砖也不再是单纯的呐喊发力,而是锻炼意志力、提高沟通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这些与学校日复一日的练习不同,这样的经验会为自己以后的教练工作提供更多帮助。
“我还有3年的时间集中学习功夫和其他体育项目,以后有机会希望回到老家传播少林武术。”辜杰即将中专毕业,他选择了留校任教,希望跟随教练进一步提高功夫水平,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让少林功夫跟随自己叫响巴蜀之地。
记者 汪永森 袁建龙 刘德华 文 白韬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