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到燕庄,有三件事令人感动

富海说郑 原创

2025-05-16 08:10

查资料,明代山西移民河南,到郑州(明,郑州称管,薛暄诗“管城风物喜重过”),燕庄、杨庄落户。1948年郑州解放,叫燕庄乡,公社化后,燕庄为大队。杨庄距黄河近,七十年代发现仰韶文化遗存,改名大河村,大河村遗址。考古惯例,以发现地命名,如:在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仰韶文化,以村命名。弃杨庄而大河名,考古孤倒。

1990年,我与戏剧家孟华、导演张惠民拍专题片《非是流水不多情》,到大河村采访,见到5000年前的莲子,虽已炭化,但实证此地也有莲藕,我写一文发郑州晚报上。现在卖菜的叫卖:本地莲菜,白生生的,没丝儿!下酒好菜。

毛主席来燕庄是1960年5月11日,晴空万里。陪同有省委书记吴芝甫。郊委书记杜德新等。

第一件事:毛主席一下卧车,一脚踩到大粪上,省市区领导尴尬。想到蒋介石出巡,见有人在地里蹲着,卫兵一枪打死,近前一看,农夫拉屎。

毛主席踩到屎上,事后有人说,芝圃同志,请您把屎擦掉吧!他敢说个不字儿。

毛主席哈哈一笑:没想到我一脚踩到肥料上了!

第二件事:毛主席问大队支书吴玉山,小麦一亩打多少斤?吴玉山说,600多斤,毛主席走进麦地,搯了麦穗放在手上看,说:最多200斤,吴玉山说,也就是二百来斤,毛主席说我信你的。吴玉山在他的回忆录里说,吴书记(吴芝甫)叫他对毛主席说六百斤。

第三件事:毛主席又问此地水浇地情况,吴玉山说,水好,地好,准备一麦一稻,毛主席立即说,还是一麦一稻好。此后,燕庄一直一麦一稻到燕庄改名曼哈顿。

毛主席视察燕庄,建有纪念亭,穆青手书:毛主席纪念亭,又立毛主席像,汉白玉的,又有纪念碑。经常有群众献花。

改曼哈顿名,是地产商的主意,住宅区内道路仍以燕冠名。

地铁站名,在什么东西提后说:燕庄到了,公交车也在什么东西提醒后,说未来路到了。没有说曼哈顿的。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