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沟赵办事处紫锦社区:“五老”调解进网格 基层治理和谐音

郑州日报 取材网络

2025-05-14 17:14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颖 通讯员 马菲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近年来,高新区沟赵办事处紫锦社区以提升“党建+五老+网格”基层治理为目标,通过整合社会化力量,建立了邻里互助调解机制, 积极倡导动员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区治理,赢得居民点赞。

社区共聘请227名从政法系统退休的公安干警、法官、退役军人、教师和律师等骨干力量人员,成立“平安五老”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他们既懂法律政策,更熟悉社情民意,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着力解决居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参与调解了涉及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各类矛盾,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邻里和谐相处。“五老”也成了辖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和事佬”,他们在化解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一直尽心尽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和事佬”这一最可爱的人的真谛。

5月10日,退休干警老党员将得生成功调解了一起楼上楼下房屋漏水矛盾纠纷,社区居民马先生向网格员求助,他家屋子存在渗水现象,系楼上住户漏水所致,要求对方对房屋进行修缮,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不断升级,希望社区能出面调解。接到反映后,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恶化,社区立即安排“五老”调解员和网格员入户了解情况并进行调解。通过现场查看,最终确定严先生家中漏水是因楼上住户厨房管道老化破裂所致。于是,“五老”调解员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处理,在“和事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调解下,两家也意识到远亲不如近邻,应当和睦相处。最终双方各退让一步,楼上邻居也主动承认错误,愿意赔偿损失,修补严先生家受损墙面,涉事双方从刚开始的推脱、指责、满腹牢骚转变为握手言和、积极配合,心平气和地解决了此事,化干戈为玉帛。由此,房屋渗水事件在“五老”调解员的帮助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自“平安五老”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探索推行“四早四前”工作机制(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早化解;服务在群众需要前、普法在纠纷发生前、调解在矛盾激化前、回访在协议履行前)。“五老”调解员们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有的在社区调解室里为居民送法、讲法、解答法律咨询;有的走访入户,哪里有矛盾,“小板凳”就搬到哪里。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可居民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小纠纷不断。“五老”调解员们通过用眼观察、用心倾听、用理疏导、用情感化,引导家庭成员、邻里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彼此谦让包容,让矛盾纠纷在无形之中得到有效化解,切实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成为社区凝聚共识、汇集民智、共建和谐的一把“金钥匙”。今年以来,“平安五老”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共调解噪音扰民、房屋漏水、家庭婚姻等矛盾纠纷90余起,深受居民群众的好评。居民也习惯了在第一时间找他们解决烦心事、闹心事,确保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矛盾纠纷虽小,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也体现了社区治理水平的高低。‘平安五老’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大大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真正做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诉前、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紫锦社区党支部书记徐露说道。

下一步,紫锦社区将继续发掘并选出群众基础好的“五老”担任“和事佬”,让自己人化解自己事,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的群众威望、经验优势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大力发扬退休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用心倾听居民需求,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社区也将依托“五老”积极开展维稳预警、调解纠纷、隐患排查等工作,听取“家长里短”收集线索,尽可能全面了解矛盾纠纷信息源头,对小矛盾、小纠纷当场调解,并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性,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群众调解格局。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