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教育全周期 天立国际站上“科技+教育”风口

九州商业观察 原创

2025-05-15 09:51

在教育智能化加速落地的时代背景下,天立国际控股(01773.HK)正在用技术书写一条转型提速、多元发展的新增长曲线。

近年来,伴随国家对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政策支持日趋加强,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的指导文件陆续出台,AI+教育成为资本与产业的共同风口。作为深耕基础教育二十余年的综合教育服务商,天立国际在这一趋势中率先完成战略升级。

从“点状支持”到“连续成长”:AI重塑教育底层逻辑

“AI可以辅助学习,却不应主导教育。”天立教育集团副总裁肖昀芸指出,AI适用于知识点的切片化提升,却难以承载情感支持、价值观引导等教育本质任务。“真正的育人,需要贯穿学生成长全周期的连续性思维。”

围绕这一理念,天立教育创新构建了“六立一达”育人目标体系(立身、立心、立德、立学、立行、立异、达人),并在AI技术辅助下开发“个性化电子成长档案”,实现数据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跳绳次数、竞赛成果、心理反馈等非学科信息被纳入完整成长轨迹,家校共同见证“从跌倒到奔跑”的过程。

这一理念落地,也正是AI赋能教育场景的价值所在。

启鸣达人入列高新技术企业,AI+教育矩阵成型

2024年,天立旗下科技子公司四川启鸣达人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打造的“启鸣云校”平台实现对教、学、管、评、考、研六大环节的数据整合,推动AI在校园教学、教研与管理中的全面落地。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启鸣云校·AI未来智慧学校已接入107所学校,覆盖超25万师生,天立也成为国内率先跑通“科技+内容+管理”教育闭环的先行者之一。

不仅局限于内部赋能,天立教育也在AI外延市场积极布局。2024年10月,与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联手打造的“AI精准提分高三卓越班”正式启动,标志着其AI教育解决方案正式输出。这一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目标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为天立拓展To B业务模式奠定基础。

“双轮驱动”战略兑现增长,AI成第二增长曲线核心引擎

作为港股教育板块的代表性企业,天立国际控股近年来持续推进“一干多支”战略布局。“一干”为高中主体业务,“多支”则涵盖托管、电商、素养教育、研学等多元增值服务。2024财年,公司营收达到33.2亿元,同比增长44.2%。其中,高中业务保持稳定扩张,覆盖18省市、58所学校、在校生13万名;托管业务签约项目达33个学段,维持每年新增30-50个学段的增长节奏,成为利润结构优化的重要支点。

以AI赋能为牵引,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已成雏形。启鸣云校、AI智习室、AI学伴等核心产品矩阵不断迭代升级,推动教学效率与个性化水平持续提升。得益于数据驱动与平台化运作的双重优势,天立有望实现从“教育公司”向“教育科技公司”的跃迁。

师资与竞赛体系并重,打造核心竞争壁垒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为此,天立教育重点打造“卓越教师梦之队”,仅成都旗舰校高中部,新招教师中43%为清北或硕博学历背景,100%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同时,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五大学科竞赛中,2024年四川省前十中有四所天立旗下学校入榜,累计60余名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一等奖,兼顾学术力与创新力。

借助“天立杯”等自主赛事平台,天立打造了覆盖国学、科技、体育、素养等维度的全域竞赛体系,为学生多元化成长提供舞台,也强化了学校品牌影响力与招生吸引力。

从传统教育到智慧教育,从校园运营到外部输出,天立国际控股正用技术定义教育的新范式。随着AI产品矩阵成型、增值业务多点开花,“一干多支”的战略闭环正逐步成熟。结合政策红利与产业趋势,公司在“AI+教育”交汇点上有望实现穿越周期式增长。

未来,在教育强国战略引领下,谁能将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谁将掌握行业话语权。从目前的节奏来看,天立教育已率先站在时代风口。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