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天涯】四川平昌:追溯红农史迹,触发心灵寻根共鸣
车子在蜿蜒的道路上缓缓前行,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原本喧闹的场镇,在五月的时光中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显得凋零落寂。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紧闭着门,偶尔有一两个老人坐在门口,眼神中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对往昔的怀念。而乡野间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仿佛是一场盛大的生命庆典正在上演。
那轰轰作响的“铁牛”,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勤劳使者,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它每一次的前进,都翻卷起黑色的泥土,那泥土散发着肥沃的气息,仿佛是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铁牛”的轰鸣声,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劳动之歌,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土地的敬畏。
#创作挑战赛八期#挥汗的人影在田野间来去匆匆,他们的身影与土地融为一体,仿佛是大地最忠诚的守护者。他们的脸庞被太阳晒得黝黑,汗水如同晶莹的珍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脚下的土地里。每一滴汗水都饱含着他们对土地的深情,对丰收的期盼。他们弯下腰,用粗糙而有力的双手,将一颗颗嫩芽的苗儿置进了新家。那一片片嫩绿的苗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向世界展示着生命的活力。它们如同星星点点的绿色希望,在大地上蔓延开来,宛如一幅清新的水彩画,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不时传来的蛙声阵阵,如同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更增添了几分乡村的宁静与祥和。那蛙声,清脆而响亮,仿佛是在诉说着乡村夜晚的故事。它们在田间跳跃,在荷叶上歌唱,为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我趁着这迷人的黄昏,乘车前往驷马镇。当缓缓行进的车轮快抵达时,一座建筑恢宏的10层高楼便矗立在去往驷马镇方向公路的左侧。瞬间,格外醒目的“勇旺大酒店”彩屏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好奇与期待,就像一个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探险者,暗自思忖:此行所访的主人公难道就在这里吗?
我怀着忐忑而又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平昌县驷马镇。这是一个看似平凡的小镇,街道并不宽敞,房屋也显得有些陈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却隐藏着不平凡的故事。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位名叫周述勇的人,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在这个小镇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周述勇,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却承载着不平凡的使命。他是一位政协委员,更是一位红色文化的守护者。当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那朴实的笑容和坚定的眼神就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与执着,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信仰。
走进他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式照相机静静地躺在展台上,它的镜头仿佛还定格着过去的画面,那些画面里有人们的欢笑,有生活的艰辛,也有对未来的憧憬。算盘上的珠子,在岁月的打磨下已经变得光滑圆润,每一颗珠子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精打细算和生活的智慧。茶盅里仿佛还残留着淡淡的茶香,让人不禁想起过去人们围坐在一起,品茶聊天的温馨场景。书籍和像章,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位无声的诉说者,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人们的心跳声。
在这里,我看到了周述勇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的荣誉证书,以及他被评为2023年度“持续深化‘聚引帮’同心共建现代化平昌”专项行动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证书静静地挂在墙上,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它们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为红色文化传承所做出的贡献的认可。看着这些荣誉证书,我仿佛看到了周述勇在岁月的长河中,一步一个脚印,为了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而不懈努力的身影。
周述勇的红色文化收藏站,是他投入资金50多万元,走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重庆等省市,行程数万公里,历时十余年创建的。这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就像一位执着的寻宝者,不辞辛劳地走遍了大江南北,只为了寻找那些珍贵的红色文物。他的收藏站里有5000余件藏品,包括不同年代的领袖像、红军时期的领袖纪念章、领袖著作、纸币、硬币、英雄人物画像、各类票证、字画、瓷器、玉器等。这些藏品井然有序地陈列在勇旺大酒店六楼的《红色文化收藏馆》,展馆面积达100平方米。
当我走进这座收藏馆时,仿佛走进了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不同年代的领袖像,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慈祥,仿佛在注视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红军时期的领袖纪念章,每一枚都凝聚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它们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领袖著作,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它们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纸币、硬币,记录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英雄人物画像,他们的英勇事迹让人肃然起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各类票证、字画、瓷器、玉器等,每一件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这里,我看到了那些珍贵的红色文物,它们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坚定的誓言和豪迈的歌声。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们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守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国家的热爱。这些红色文物,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的历史,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周述勇的收藏站不仅是一个展示红色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基地。他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他经常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邀请学校的学生、社区的居民来参观他的收藏站。他会亲自为他们讲解每一件藏品的背后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将那段历史呈现在大家面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能够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开创未来。
走出勇旺大酒店,已是夜幕降临。五月的夜晚,微风轻拂,如同母亲温柔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庞。繁星点点,像镶嵌在夜空中的宝石,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我漫步在驷马镇的街头巷尾,感受着这座小镇的宁静与祥和。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敬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很多东西,忘记了我们的根,忘记了我们的历史,忘记了那些曾经为我们付出过的英雄们。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追求着物质的享受,却忽略了精神的滋养。而周述勇同志,却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些珍贵的记忆得以保存和传承。他就像一位孤独的守望者,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地守护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五月的驷马镇,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首动人的诗篇。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更领略了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寻梦之旅,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感动和敬意,继续前行,去追寻那些被遗忘的美好,去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重视我们的历史文化,让那些珍贵的记忆不再被岁月的尘埃所掩盖。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让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当我再次回望那座灯火辉煌的勇旺大酒店时,我知道,在这座酒店的六楼,有一个地方,它不仅收藏着无数的文物和记忆,更收藏着我们民族的灵魂和希望。而在五月的这片土地上,那片绿色的田野,那阵阵的蛙声,那传承不息的红色与农耕文化,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它就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去追寻真理,去传承文化,去为了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