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刘丹·金小教师阅读推广人[第67期]

校园视点 原创

2025-05-14 09:00

刘丹老师,惠济区金洼小学教师。她的人生格言是以爱育心,以严立学。用真诚的爱滋养学生心灵,以严格的标准规范学习行为,让每个孩子在温暖与规则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严中有度,爱而有方。秉持严格而不失温度的教育原则,以专业素养引导学生求知,以细腻关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以春风般的柔情呵护学生个性,以匠人般的执着深耕教学,用十八载坚守诠释教育初心,助力学生在知识与品格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01

《非暴力沟通》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大家好,我是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的老师刘丹,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书目是《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1934年10月6日-2015年2月7日)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调解人、作家和教师。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著作,《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实践篇》《生活中的非暴力沟通》等书,通过书籍向读者分享非暴力沟通方式,对人们的沟通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容简介:提出“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围绕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大要素展开,教人诚实地表达自己,关切地倾听他人,通过语言的力量构建和谐充满爱的世界,还探讨了在愤怒时如何保持有序沟通以及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感激。

这是一本读来让人平静的书。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书中每一章节之观点和表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这如同一个个跳跃的鼓点,点拨和引导着沉睡在内心的幼我;或如轻柔的晚风,吹着夕阳下残缺的自我。初闻这本书想象之中该是介绍沟通技巧之类,抱着学习技能的心态开始翻阅。但在开篇,作者抛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是什么赋予我们力量,使我们在最恶劣的情况下依然与天性中的善相连,就像艾提•海勒申那样的人,纵然面对德国集中营的恶劣条件,也依然保有慈悲之心?”——作者思考的是语言及其使用方式对于人性中的善的激发和影响。

语言是人与生俱来的沟通本领,但它们不一定构成积极正向的沟通方式。在这个规则纵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意识不到,其实自己根本就不会沟通,语言上的暴力、冷漠、指责、评判、要求、分析、情绪化等等随处可见地分布在各种关系之中,而这样的表达,往往忽视了自我的感受和需求,也并不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同时,这样的语言愈加让我们无法认清: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负责。

非暴力沟通不仅改善了人际关系,还让我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当我因工作压力大而焦虑时,不再一味自责,而是梳理出自己“需要休息、渴望认可”的需求,进而合理调整工作节奏、主动与领导沟通成果。 然而,践行非暴力沟通并非易事。在情绪激动时,我们很难立刻冷静下来运用四要素表达,有时还会陷入“过度体谅对方,压抑自身需求”的误区。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明白沟通是一场需要持续修炼的旅程。《非暴力沟通》教会我的,不仅是沟通技巧,更是一种充满爱与尊重的生活态度。它让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倾听、真诚表达,就能打破沟通的壁垒,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更加温暖而紧密。

感谢您的聆听,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