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谋划储备项目8855个 河南“四抓四促”全力扫清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拦路虎”

中宏网河南8月13日电(记者 陈斌 李天慧 实习记者 周鑫)“抓监测、促储备,抓对接、促筹资,抓流程、促效率,抓服务、促进度。”8月13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用“四抓四促”概括了河南省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鲜明确立起了“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一个“王”字,不仅突出了项目建设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更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狠抓项目、大抓项目的信心决心。灾情疫情发生以来,河南围绕项目建设全周期流程、全要素保障,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最大限度克服灾情疫情对全省重大项目建设的影响,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受到的损失补回来。
抓监测、促储备
已谋划储备项目8855个、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灾情发生后,河南第一时间建立了灾情跟踪监测机制,组织受灾地区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损毁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截至8月12日,已统计受灾地区损毁项目7283个,涵盖农田水利、交通设施、市政工程、社会民生、能源、物流等重多领域。

李迎伟表示,结合上述摸底情况,河南同步建立了全省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库,一方面做好灾毁工程复建,另一方面加快补齐水利防洪、城市防涝、生态环境安全、应急物资储备等领域能力短板,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目前已谋划储备项目8855个、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抓对接、促筹资
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下达资金54.84亿元
李迎伟说:“我们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切块下达我省灾后恢复重建中央预算内资金6.44亿元,同步配套了1亿元省基建资金,合计安排7.4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受灾严重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省属重大项目恢复重建。省财政、应急管理等部门迅速行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截至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下达资金54.84亿元用于支持我省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金融部门持续加大灾后重建的支持力度,已累计为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准备信贷资金超过1450亿元,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分别给予灾后重建应急贷款授信额度68.14亿元、407.18亿元。”
抓流程、促效率
已累计在线办理投资审批事项3649个
河南积极拓展思路、创新举措,建立了“绿色通道”,通过采取简化流程、压缩材料、合并报审等办法,对灾后重建项目实行极简审批,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间。同时,面对疫情防控这道“加试题”,积极借鉴去年的有效做法,组织各地对审批制、核准制项目实行“不见面”办理,采用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评审,确保项目审批“不打烊”,7月20日以来,已累计在线办理投资审批事项3649个。
抓服务、促进度
近期,河南全省上下深入落实“三个一批”活动的重大要求,坚持服务跟着项目走,持续开展重大项目专项服务督导活动,督促各地加快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努力把河南省现有的投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据李迎伟介绍,截至目前,全省“982”工程(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9大领域,推进8000多个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608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0.39%,其中,137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99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1.7%,均快于往年序时进度。
为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日前,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和稳投资工作的紧急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应对疫情影响、推进灾后重建、加快项目前期、强化要素保障等工作举措。“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灾后重建工作会议和省政府经济运行视频调度会议精神,更好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促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三场硬仗,为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实支撑。”李迎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