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东站出站口喊客价格虚高的现象为何长期存在?
昨晚,笔者亲身经历了巴中东站出站口的喊客现象,其离谱的价格令人咋舌,这背后所反映出的市场秩序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当我从巴中东站出站时,就被一群用巴中话热情询问“到哪里”的人围住。
“师傅,到哪儿去?我这儿能走。”昨晚,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巴中东站出站时,一群用巴中方言热情招呼的人立刻将我围住。原本期待着顺利踏上前往目的地的行程,却没想到,这看似平常的招呼背后,隐藏着令人咋舌的价格乱象。
在与这些喊客者的交流中,我询问了到南江的价格,对方毫不犹豫地报出了100元的高价。这个数字如同晴天霹雳,让我瞬间清醒。为了验证这个价格的合理性,我当即拿出手机,在来往拼车软件上查询,显示巴中到南江的网约车价格在25 - 30元之间。
随后,我又打开巴运出行小程序,上面显示巴中高铁东站到南江站的票价为35 - 45元。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不禁对这东站门口喊客的高价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现象,我在出站口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些喊客者分工明确,有人专门在出站口招揽乘客,有人则在一旁等待,随时准备载上乘客出发。他们用各种方式吸引着过往的旅客,其中不乏夸大其词、虚假承诺。一些不了解当地行情的旅客,在他们的花言巧语下,往往稀里糊涂地就上了车,接受了那离谱的高价。
与喊客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规的客运车辆。它们按照规定的线路和价格运营,司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耐心等待着乘客。然而,由于正规车辆的运营受到诸多限制,如站点停靠、排班调度等,在一些旅客急于出行的情况下,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即时需求。这就给了喊客者可乘之机,他们利用旅客的这种心理,肆意抬高价格,获取暴利。
那么,这种喊客价格虚高的现象为何会长期存在呢?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巴中东站作为巴中重要的交通枢纽,客流量波动较大。在节假日、旅游旺季等高峰时段,旅客数量急剧增加,对交通工具的需求远超正常供应。此时,正规客运资源难以满足所有旅客的出行需求,喊客者便趁机而入,哄抬价格。而在平时,由于巴中的公共交通网络可能不够完善,一些偏远地区的旅客在没有直达公共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这些喊客车辆,这也为喊客者提供了生存空间。
监管的缺失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巴中东站人员流动大、情况复杂,监管难度较大。相关部门可能存在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无法对出站口的喊客行为进行全方位、实时的监控。而且,对于喊客者的处罚力度可能不够,使得他们有恃无恐,继续以高价揽客。此外,喊客群体往往比较隐蔽,他们与监管部门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一旦发现有执法人员前来,便迅速散开,等执法人员离开后又重新聚集,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这种高价喊客的现象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的经济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很多旅客是外来游客,他们对当地的交通市场价格不了解,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喊客者坑骗,这不仅让他们在经济上遭受损失,也影响了他们对巴中的印象。对于巴中的城市形象而言,这种乱象无疑是一块“伤疤”。一个城市的交通枢纽是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而巴中东站出站口的高价喊客现象,给外来游客留下了极差的第一印象,不利于巴中的旅游发展和招商引资。从市场秩序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客运市场。正规的客运企业按照合理的价格运营,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而喊客者的高价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挤压了正规企业的生存空间,阻碍了整个客运行业的健康发展。
要解决巴中东站出站口喊客价格虚高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各方共同努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增加执法人员的投入,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可以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巡逻等方式,对喊客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厉处罚。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交通、城管、公安等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喊客乱象。社会层面,应加强对旅客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在车站内设置宣传栏,公布当地的交通市场价格信息和投诉举报电话,让旅客了解自己的权益,遇到问题能够及时维权。媒体也应发挥监督作用,对喊客价格虚高的现象进行曝光,形成舆论压力,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市场方面,应优化客运资源配置,增加公共交通的运力,特别是在高峰时段,要合理调配车辆,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同时,鼓励更多的正规网约车和出租车企业进入市场,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让价格更加合理透明。
巴中东站出站口喊客价格虚高的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巴中的城市形象和市场秩序。只有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彻底整治这一乱象,让巴中东站成为一个有序、规范、便捷的交通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