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翔药业财报背后的风险隐忧:业绩承压、环境违规与资金压力交织
来源|健康之声
编辑|塔尔·小康A
曾因克林霉素系列稳居全球龙头而风光无限的海翔药业(002099.SZ),如今正面临着多重考验。从持续亏损、染料业务拖累,到环境违规、资金链紧张,再到关联方内幕交易引发的资本市场震荡,2024年年报揭示了这家药企光鲜业绩背后的深层风险。
盈利承压:染料业务成为拖累主因
海翔药业于2025年5月3日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38亿元,同比下降10.75%;归母净利润为-3.30亿元,同比亏损收窄21.38%。表面看似“止血”,实则暗藏隐忧。
染料业务,作为公司多年来的传统业务板块,在2024年遭遇行业寒冬。报告指出,国内染料市场下游需求持续低迷,价格走低、利润压缩严重,成为公司整体亏损的“罪魁祸首”。虽然公司通过调整销售策略在个别品种如KN-R、P-3R上取得了销量增长,但低毛利、高成本的产品结构,难以撬动整体盈利拐点。
CDMO与制剂业务虽有突破,盈利贡献仍有限
尽管海翔药业在原料药和CDMO业务领域持续发力,并与辉瑞、BI等国际大客户合作,但整体盈利改善仍显乏力。CDMO板块虽然新增客户和项目,但利润水平并未显著增长,说明其成本控制能力仍需加强。
制剂业务方面,2024年收入实现了一定突破,伏格列波糖片作为集采中标产品初见规模,但全年仅贡献收入800万元,对整体收入的拉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他一致性评价通过的制剂产品虽有布局,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财务状况告急:现金流紧张、筹资空间受限
年报披露的现金流数据格外刺眼:2024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高达5.70亿元,同比激增近一倍;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则暴跌96.51%,仅剩346万元。这显示出公司在进行资本运作和回购行为的同时,遭遇了融资渠道收缩的困局,资金链稳定性受到挑战。
此外,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为922.99万元,同比骤降71.68%,显示短期经营未见明显改善,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亟待警惕。
环保风险高悬:子公司屡陷污染风波
值得警觉的是,海翔药业在环保合规方面的记录颇为不佳。继2020年台州振港公司因逃避监管排污被罚并限产之后,2024年其子公司台州市前进化工有限公司再次因超标排放被罚款25.7万元。
在ESG理念日益深入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屡次环保违法行为将极大损害公司在投资者心中的长期形象,并可能带来更高监管关注度与合规成本。
内幕交易风波再起,治理结构遭质疑
更令人关注的是,近期证监会通报一起涉及海翔药业股票的重大内幕交易案。自然人张勇虽非公司董监高,但其因与实际控制人王云富存在商业关系,通过他人账户买入公司股票,非法获利超4400万元。最终被证监会罚没1.34亿元。
这一事件暴露出海翔药业在信息防火墙、内幕信息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也让公司治理透明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备受外界质疑。
海翔药业曾凭借原料药出口业务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但如今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多重风险交织的“阵痛期”。要想真正走出困局,公司需彻底优化低效染料业务,扩大制剂与CDMO高附加值业务占比,强化环保合规和信息治理能力,方能重塑市场信心。
在药品监管趋严、ESG标准抬升、国际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任何忽视规范运营和透明治理的企业,都将难以在资本市场立足。海翔药业,到了真正“瘦身强体”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