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强教授助力 应急校园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穆强教授助力应急校园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2025年5月11日至13日,第二届中部地区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大会在中国郑州盛大举行。本次大会以“智能新质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行业精英,共同探讨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前沿科技成果与发展趋势。
在众多精彩的报告中,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穆强教授带来的“校园应急行”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为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法。
聚焦校园,点亮生命安全意识明灯。校园是莘莘学子汲取知识、追逐梦想的地方,也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师生的生命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穆强教授深刻认识到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应急校园行活动,致力于将专业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带进校园,帮助广大师生增强生命安全意识,掌握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措施。
在报告中,穆强教授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在校园内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如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等,强调了在“黄金救护时间”内进行正确急救的重要性。他指出,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往往由于现场人员缺乏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而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从而导致伤残甚至死亡。因此,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是守护师生生命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关键举措。精彩授课,传授应急救护实用技能
穆强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涵盖了应急救护的多个关键领域。在急救基础知识方面,他详细介绍了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如何保持冷静并准确描述现场情况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专业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同时,他还讲解了急救现场的安全评估方法,强调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助,避免因盲目施救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针对常见的校园意外伤害,如跌打损伤、烧烫伤,气道异物梗阻等,穆强教授示范了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包括止血、包扎等操作步骤。他利用简单的道具,演示了使用技巧,让听众能够直观地学习和掌握。
在心肺复苏(CPR)这一关键急救技能的讲解中,穆强教授更是不遗余力。他强调了心脏骤停的严重性和实施心肺复苏的紧迫性,通过模拟人模型,详细展示了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频率和深度,以及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他还邀请现场听众上台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纠正,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掌握这一救命技能的基本要点。
自救互救,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除了专业的急救技能传授,穆强教授还着重强调了自救互救的重要性。他指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反应者往往是现场的师生,而不是专业的急救人员。因此,培养师生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伤害程度。
穆强教授的报告赢得了现场听众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赞誉。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报告,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应急救护技能,更深刻认识到应急救护在校园安全中的重要性。
应急校园行,开启生命安全教育新征程
本次应急校园行活动是第二届中部地区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在校园普及的关键一步。穆强教授作为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杰出代表,以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校园应急救护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他的带动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疗专业人士投身于校园应急救护教育事业,共同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未来,随着应急校园行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校园应急救护体系将日益完善,师生的应急救护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为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持续推动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普及,让自救互救成为每个人的本能反应,用知识和技能筑起生命的坚固防线,为守护校园师生的生命安全贡献我们的力量。
文图 穆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