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联合启动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商务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25年至2027年组织实施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以下简称“家政培训行动”),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家政服务人员技能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家政服务的需求。
《通知》提出,本次行动聚焦家政服务职业化发展,面向有家政领域就业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和已从业人员,围绕母婴护理、老年人照护、家庭保洁、收纳整理等国家职业标准设定的工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技能培训。培训任务分阶段推进:
2025年-2027年,累计培训150万人次,其中:家政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0万人次;工会家政培训10万人次;巾帼家政提质扩容技能提升工程20万人次;教育系统国开家政培训30万人次。
为确保培训实效,《通知》要求各级部门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会阵地、妇联组织等平台,全面摸排劳动者培训需求,并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将通过“揭榜挂帅”“招投标”等方式择优确定,鼓励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家政企业及家政劳务品牌企业参与。
针对家政服务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等特点,《通知》特别强调增加实操技能训练比重,并推广“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方便灵活就业群体参与。此外,家政企业将被引导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支持员工制家政企业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通知》提出,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家政服务职业评价体系,加大家政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遴选力度,推动培训后劳动者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按规定落实评价补贴政策。
在就业服务方面,将依托家政劳务品牌企业、巾帼家政企业等吸纳就业示范单位,为培训人员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同时,通过“家政信用查”平台跟踪家政服务人员就业状况、薪酬水平等,动态评估培训效果。
《通知》明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发展改革、教育、商务、工会、妇联等部门协同推进。各地将结合实际将急需紧缺的家政职业纳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并通过提高补贴标准、支持实训设施设备升级等方式强化资金保障。
为确保培训质量,文件要求严格遵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依托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归集培训数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每年12月底调度年度培训进展。
此次专项培训行动是落实“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培训,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破解行业“供需错配”难题,助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