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闫玲:“未识机屏节寄情,慈晖熠熠映山河”
巴山夜雨梦魂牵,蜀水烟霞念母怜。
未展手机传爱意,长思萱室付情笺。
田头汗洒劳生计,灶上羹调暖岁年。
今日节临难面贺,唯期康健乐安然。
二
巴山雾霭梦魂萦,蜀地萱堂念未停。
机屏难通情万缕,农桑久伴岁千龄。
田畴苦作身多累,灶火勤炊腹早宁。
此际节临难面祝,唯祈康健享安宁。
三
通江烟水绕村流,祖母含饴岁序悠。
未谙机屏传爱语,长于陇亩解民忧。
朝炊热饭孙儿乐,暮伴娇娃月影柔。
此际节临千里念,唯期萱室永无愁。

四
通江翠影绕村斜,萱室携孙岁月赊。
未识机屏传尺素,长耕陇亩守桑麻。
朝随稚子欢颜舞,暮伴炊烟绮梦遐。
此际节临情漫寄,慈晖熠熠映山河。

小编点评:
闫玲老师笔下这四首七言绝句围绕母亲节向远在四川通江、不会使用手机的母亲表达感恩与祝福之情,各有千秋又异曲同工,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母亲形象,抒发深厚情感。
四首诗皆满溢着对母亲的思念、感恩与祝福。如“巴山夜雨梦魂牵,蜀水烟霞念母怜”“巴山雾霭梦魂萦,蜀地萱堂念未停”,借巴山蜀水之景,烘托出对母亲魂牵梦绕的思念。“此际节临难面祝,唯祈康健享安宁”“此际节临情漫寄,慈晖熠熠映山河”等句,直白地表达在母亲节不能当面祝贺时,对母亲健康安乐的祈愿以及对母亲慈爱美德的赞美。
诗人们笔下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田头汗洒劳生计,灶上羹调暖岁年”“田畴苦作身多累,灶火勤炊腹早宁”描绘出母亲辛勤劳作、操持家务的勤劳坚韧形象;“朝炊热饭孙儿乐,暮伴娇娃月影柔”“朝随稚子欢颜舞,暮伴炊烟绮梦遐”则展现出母亲陪伴孙儿的温馨慈爱。
“未展手机传爱意”“机屏难通情万缕”“未谙机屏传爱语”“未识机屏传尺素”等诗句紧扣母亲不会使用手机这一特点,既体现出时代发展中母亲与现代科技的隔阂,又凸显出诗人想要传递情感却受限的无奈,使诗歌更具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
诗歌巧妙融入四川通江的地域元素。“巴山夜雨”“蜀水烟霞”“通江烟水绕村流”“通江翠影绕村斜”等描写,展现出通江的自然风光,营造出独特的地域氛围,也为思念母亲之情增添了一抹乡愁。
四首诗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如首联中的巴山蜀水、通江烟水等自然景色,不仅描绘出优美画面,更衬托出诗人的情感;对仗工整,颔联和颈联多采用对仗形式,如“田头汗洒劳生计,灶上羹调暖岁年”“朝炊热饭孙儿乐,暮伴娇娃月影柔”等,使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总体而言,这四首诗情感表达真挚,人物刻画生动,主题特色突出,地域元素运用得当,艺术手法丰富,是一组优秀的母亲节主题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