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济源路街道:一张张“民生清单” 让幸福在“家门口”生根发芽
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杜娟
今年以来,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居民“家门口”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社会组织联动、志愿服务下沉、新就业群体融入等举措,将“治理末梢”转化为“幸福前哨”,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党建引领聚合力,织密“幸福网”。积极构建完善组织体系,延伸党建触角,通过党员带头、议事会协商,解决楼道堆物、停车位不足、道路破损等民生痛点。其中,中安街社区改造废弃车棚为党群驿站,新增充电桩、共享工具柜,惠及600余户居民;新华街社区完成路灯修复工程,点亮群众回家路;夏侯社区联合自管会开展道路地砖微改造。同时,联动辖区单位组建“党建联盟”,以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精准对接需求,推动治理效能双提升。
社会组织添动力,激活“服务细胞”。依托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构建“培育—赋能—输出”全链条机制,培育200余支社区社会组织,覆盖文体、医疗、养老等领域,以“微服务”满足“微需求”。三湾街社区打造“三湾优享”平台,建立“需求+资源”数据库,实现服务精准匹配;新兴街社区开设“巧手编织坊”,帮助宝妈和老年人通过手工编织增收顾家,并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志愿服务增温度,构建“互助圈”。街道推行“志愿服务+”模式,形成“点单—派单—接单”闭环机制。商业街社区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助餐送餐;东方社区开设“智慧助老”课程,帮助老人掌握智能技能;淮安社区发动党员开展代购、义诊等“银铃暖心”行动;新华街社区设立“暖心驿站”,引导外卖员担任“流动网格员”上报隐患;淮北社区整合资源开展法律咨询、环境整治等志愿活动,推动“陌邻”变“睦邻”。
济源路街道通过一张张“民生清单”、一条条“幸福诺言”,让高效治理落地生根,社区楼院的点滴变化,居民绽放的每张笑脸,都在诠释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