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科技城: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创新发展动力强劲

郑东融媒体中心 原创

2025-05-10 18:35

正观新闻记者 王阳 通讯员 张祺瑞


近日,记者从中原科技城获悉,截至目前,中原科技城已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大平台,集聚各类成果转化孵化服务机构(平台)69 家,累计备案科技型企业1339家,认定高企 661 家,集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458 家,2024 年中原科技城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 61.19 件,近两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高达223.38亿元。此外,设立天使(风险)、创投子基金6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认缴规模达到1700亿元。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链

围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价值发现和前端赋能,加快推进中原科技城高能级创新平台科技成果在中原科技城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耦合,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整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格局,中原科技城印发了《中原科技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出台22条重要举措,覆盖成果挖掘、转化链条、转化服务等全周期,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立科技成果联合挖掘机制,带动科技成果“走出来”

中原科技城相关部门分包联系16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调研。一季度以来,省科学院、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梳理科技成果140余项,其中27项科技成果已完成转化,21项成果正在进行转化。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围绕超硬材料、特种机器人、人工智能教育等多个领域,孵化河南碳真芯材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北理工郑州研究院围绕毫米波雷达、手术导航机器人、无人车等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孵化郑州智探科技有限公司、艾瑞迈迪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北理慧动(河南)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学科公司。 

嵩山实验室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设备和数字系统安全,搭建了车联网内生安全威胁感知演示平台和网络韧性测评环境,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实训平台,快速发现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安全缺陷,有效解决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风险,推动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效发挥专业性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作用。郑州技术交易市场与嵩山实验室、牧原实验室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线上宣传及线下路演等方式,推介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40项。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25年河南省初级技术经理人培训(郑州)班在中原科技城开班授课,辖区214人次认定为技术经理人。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估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加快概念验证平台建设。河南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联合概念验证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将围绕省科学院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研究方向,结合中原科技城数字经济、生命科学产业通过联合一流大学研究院,设立概念验证种子基金,探索“项目筛选、项目投资、项目培育、联合发展”创新型概念验证服务模式,构建早期硬科技高质量、高效率的发现、评价、验证、转化机制。此外,9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试点单位建设加快推进,其中河南中工设计研究院已建立全链条概念验证服务体系,2024年筛选出7项优秀科技成果,入选《2024年河南省交通运输领域重点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开展中试、概念验证服务。河南省电子装备柔性中试基地及河南省装配式桥梁智能建造中试基地已面向社会公布13项中试服务清单。郑州技术交易市场累计举办4场概念验证项目评审会,24个概念验证项目参加评审。哈工大郑州概念验证中心已完成6个项目的概念验证,1个概念验证项目取得融资。

强化金融资本赋能能力,助力科技成果“开出繁花”

依托智慧岛、金融岛“双岛联动”,中原科技城一手抓传统金融机构赋能科技创新,一手抓产业基金支持成果转化。以建设银行、郑州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为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提供金融支持,创新推出“科技贷”“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金融产品,对中原科技城授信额度已超1000亿元。

以50亿元的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为牵引,完成6支天使、创投子基金立项,2支子基金投资决策,1支子基金设立, 储备10余支早期子基金。带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早期、项目前期,丰富项目多元融资渠道。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投资了卓益得机器人、左点健康、云智信安、容汇医药等项目,以较小资本投入解决早期资金短缺、技术风险高、市场不匹配等问题,为原始创新提供“第一推力”。

据了解,中原科技城还通过建设孵化器,带动产业基金高效使用。依托小微产业园、专业园区建设,按照国家级孵化器标准,中原科技城在全域每个产业园区建设不低于5000平方米的科技型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载体。同步推动双新产业园厂房改造和中试、小试基地建设,为14个小试、中试项目提供了空间载体超2万平方米,填补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阶段迈向产业化阶段的空白,促进了科技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