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黄河边”-惠济区实验幼儿园第五届黄河文化节活动纪实(一)

校园视点 原创

2025-05-10 11:22

黄河奔涌孕文明,

河畔幼苗承古风。

文脉千年传薪火,

化雨润心启新程。

节庆欢歌齐绽放,

大爱幼教共传承。

幕启惠济展宏图,

开蒙启智润心田!

黄河奔涌千年,激荡的是华夏文明的血脉;童心徜徉今朝,孕育的是民族的未来。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在2017年-2025年间,八年时间经过四阶段对黄河课程的探索、深耕,积累了本土文化融入园所课程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为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同时探索黄河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方法,2025年5月9日,以“我家住在黄河边”为主题的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第五届黄河文化节活动在惠济区实验幼儿园总园正式起航,奏响文化传承新篇章。

带着对黄河文化的深情礼赞,以及对本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热切期待,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文化与教育交织的盛宴。

上午的活动在惠济区教育局教育科幼教专干张翔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与会领导、专家、嘉宾

1

开幕式暨领导致辞、共同体签约

领导致辞

郑州市惠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小海

郑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  徐荣新

共同体签约仪式

为将黄河文化精髓融入幼儿教育,推动资源共享与创新发展,构建有效的黄河文化教育体系,为全国幼儿教育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联合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城关北区幼儿园、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水利委员会幼儿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青少年宫、山西省运城市荟萃幼儿园、河南省三门峡市幼儿园成立了黄河文化幼儿教育共同体,并进行了签约仪式,共同确定了共同体目标、活动内容以及成员权益。

2

黄河文化与幼儿教育学术研讨会

叶平枝教授主旨报告

《基于本土文化的高质量园本课程建设和反思》

叶教授追溯本土文化精髓,点明目前园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并“问诊把脉”,从高质量园本课程的特点入手,逐一展示园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应有的样态。

岳亚平教授主旨报告

《基于儿童视角的高质量园本课程建设与展望》

岳教授从儿童、幼儿园、国家三层面阐明走向高质量园本课程建设的内在需求,指出园本课程在理论和实践的挑战,从儿童的发展出发,深入浅出地指明高质量园本课程建设的路径。

冯静园长主旨报告

《生命是一条大河

--惠济区实验幼儿园黄河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冯静从对黄河与生命的思考为起始,讲述惠实幼课程建构的发展脉络与实施故事,孩子在黄河课程“有点文化气息、有点‘卷’、有点温暖”三个“有点”的课程氛围中收获了对黄河的文化认同和精神传承。期待在幼儿园、共同体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孩子能够在文化根脉中汲取生长的力量,成为有中国魂、世界眼、生命力的未来生态公民。

3

黄河文化成果展演

黄河奔腾不息,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惠济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的老师与孩子们,通过“我家住在黄河边”文化展演,以舞蹈、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师幼在知黄河、品黄河、护黄河、爱黄河中的成长足迹,用童真与创意表达对母亲河的热爱与敬意,展现了黄河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的过程,也彰显了新时代幼教人润育童心、传承文化的使命与担当。

感动落泪

4

课程主旨论坛

下午的活动在惠济区实验幼儿园保教主任王倩的主持下正式开始。

论坛活动

沈雪明教授、马灵君园长、石吟园长围坐在一起,从家园共育的小故事谈起,以小见大引出如何在信息化时代,面对“隔代观念不同”如何在家庭开展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5

交流暨论坛

姚妙荣经验交流

《依托地域文化,共探幼儿园课程建设新路径》

陕西省潼关县城北区幼儿园园长姚妙荣带来的主题分享展示了潼关县城北区幼儿园如何结合地域的基础与条件,构建黄河“味道”课程体系,形成了基础加特色课程体系,孩子在劳动技能、文化认知、社会情感上有长足进步。

中二班教师赵雪案例分享

中二班赵雪老师带来的课程案例分享--《小小黄河娃-中二班黄河课程实践》,孩子们从探究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开始,经过提出假设、验证方法、结论分享的完整过程,形成了探究黄河的科学思维,经过多元求证路径,收获了关于黄河的多种功能、黄河岸边的特色建筑窑洞的宝贵认知,萌发了爱黄河的情感。

惠济区实验幼儿园家长黄河课程实施感悟

谁说童幼不知情,且看黄河育新苗。惠济区实验幼儿园中八班弓以牧小朋友的妈妈从最初对黄河课程的担心、疑虑:中班孩子能理解黄河的厚重与戏曲的深意吗?随着班级课程“从‘知识符号’到‘生命体验’的文化解码”等步骤层层推进,家长成为了课程观察者、参与者与推动者,陪孩子完成了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升级和能力跃迁。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在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幼教学科教研员陈冠亚的主持下召开。

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幼教学科教研员

陈冠亚

论坛围绕园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如何通过多元教研解决问题、如何利用家长力量推动课程实施这三个议题进行探讨。

参加圆桌论坛发言的嘉宾有:

(以下按嘉宾发言顺序排列)

洛阳师范学院杜燕红教授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城关北区幼儿园园长姚妙荣

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水利委员会幼儿园园长刘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青少年宫保教主任张晶晶

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副园长邹凤梅

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骨干教师沈盼

各位专家、园长和老师在此次圆桌论坛中发表了针对三个问题的独到见解,理论结合实践,为现场的幼教同仁提供了宝贵可借鉴的经验。

6

黄河文化课程展

黄河以其多元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文化符号,给孩子们提供无限的探索空间,课程展以“我家住在黄河边”为主题,将黄河文化以孩子的视角进行呈现,总园各年级从“知、品、护、爱”四个方面,分园结合各园区开展特色,展示小小黄河娃对黄河的认识、了解与黄河对于孩子们精神的滋养,点燃了孩子们的爱家乡之情。

总园区小班组

总园小班从“趣味知黄河”“品味黄河”“小手护黄河”三个维度,在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中初步认识黄河的形态、颜色,品尝了黄河孕育的美食,在课程中走近黄河、了解黄河、爱护黄河。  

总园区中班组

总园中班组幼儿以“小小黄河娃”为主题通过调查、实践、建构、创作、操作、表演等方式,感知黄河“几”字形地形,探索黄河流域代表性的非遗文化、桥梁特色、窑洞历史、饮食文化、传说故事、戏曲艺术,感受黄河文化的多元性。

总园区大班组

总园大班的孩子们化身为小小黄河探险家,揭开黄河水颜色与形状的神秘面纱,领略黄河流域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亲手打造的黄河模型、作品展示着幼儿关注从河道、水质变化,到保护黄河的行动实践,以及用歌声、画笔、故事诉说的黄河情。

英才园区

“阅黄河文化 育生命美好”英才园区主题展览通过"文脉溯千秋""书香润长河""书引未来篇"三大板块,带领孩子们与母亲河深情对话。这是童眼看黄河的成长记录,更是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

东风园区

“我与黄河手牵手”是东风园区的主题文化课程展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通过“诗词中的黄河”“黄河水与黄河泥”“守护黄河”三条线索,带领孩子们探索母亲河的魅力。

祥云园区

在黄河岸边长大的孩子们,与母亲河的泥土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当泥浆在织物上凝固成画,孩子们也读懂了黄河馈赠的第一封"泥土情书"。憨态可掬的泥泥狗,延续着淮阳千年非遗技艺。十二生肖在泥胚上苏醒时,远古先民对生命的礼赞正在童心里生根。

绿源、纪元、清华园区

黄河奔涌千年,滋养两岸文明瑰宝。课程展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以黄河边的自然、生活、人文为线索,与孩子一起探索黄河课程故事。孩子们用双手浸染泥塑,用编织打开思维的大门。通过角色扮演,重回木兰时代;漆染浸透青蓝,扎染经纬交织。

开元园区

开元园区“生活 科技 未来”展区以黄河为纽带,将日常生活、日新月异的科技以及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紧密相连。了解黄河流域工程的工作原理,领略科技为这片土地带来的巨大变革,展望依托黄河资源构建的未来生活新图景。

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第五届黄河文化节,在孩子们稚嫩但热情的讲解中告一段落。这场活动不仅是对黄河文化深厚底蕴的致敬,更是惠实幼人与社会各界携手探索本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创新实践。在这短暂而充实的时光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孩子们在黄河课程中的点滴成长,感受到传统文化对孩子幼小心灵的滋养与启迪。

本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是一项关乎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深远事业。在黄河课程中,孩子们用童声唱响河谣韵律,用脚步丈量土地。这不仅是文化启蒙,更是一场以黄河为底色的生命对话。愿做摆渡人,将坚韧如堤的品格、包容如川的胸襟、创新如浪的智慧,化作让每个孩子在文化根脉中汲取生长的力量,成长为有中国魂、世界眼、生命力的未来生态公民!

责编:张伟

文字:行政办公室  安怡颖

图片:拍照组

编辑:叶     梦

一审一校:张劝劝

二审二校:蔡宇飞

终审:冯静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