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消费贷赚快钱,锡商银行还安稳吗?
截至目前,继上市银行之后,19家民营银行也均通过不同形式披露了2024年业绩。
整体来看,在市场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等压力下,头部银行背靠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调整结构,得以继续保持着强者恒强式的增长;中尾部银行中,则出现了业绩增长明显分化的趋势,部分银行实现了多个重要指标的增长,部分银行则面临着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
这其中,成立最晚的锡商银行因业绩大幅变动,和高达5.85%的净息差,吸引了诸多关注。
01 高息差背后的“秘密”
锡商银行成立于2020年4月,是全国第十九家也是江苏第二家民营银行,由红豆集团等多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20亿元。
虽然成立得晚,但锡商银行的发展势头却很猛。
从资产规模上看,2020-2023年,该行资产总额分别为123.01亿元、257.87亿元、311.88亿元和369.71亿元,4年时间增长超过2倍。
营收和净利方面,2020年至2023年,锡商银行分别实现营收1.61亿元、7.70亿元、10.72亿元、16.17亿元,增速分别为377.30%、39.29%、50.84%,4年增长达9倍;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0.71亿元、1.38亿元、2.67亿元、3.87亿元,增速分别为293.80%、93.86%、45.02%,增长超过6倍。
净息差是衡量一家银行业绩的关键指标。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看,2024年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已降至1.52%,其中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4%、1.61%、1.38%、1.73%和4.11%。
锡商银行远超行业均值。截至目前,在已披露2024年净息差的民营银行中,锡商银行拨得头筹,为5.85%。
而回溯看,锡商银行的净息差一直“遥遥领先”。数据显示,2020-2022年,该行净息差分别为4.53%、5.6%、5.85%,2023年甚至飙升至6.39%,高居19家民营银行之首。
净息差如此之高,和锡商银行的业务结构有关。
在官网上,锡商银行这样介绍自己——以移动金融和物联网等技术为手段,以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城乡居民为己任,让产品易知、服务易得、实惠易享,打造具有物联网特色的科技型银行。
但在实际业务中,收益较高的个人贷款从一开始就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其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截至2024年末,其各项贷款余额为289.5亿元,其中,零售贷款余额达226.57亿元,占比高达78.26%。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对公贷款仅占21.74%,仅为62.94亿元。
不止是2024年,2020-2023年,该行个人贷款余额分别为53.1亿元、144.17亿元、167.33亿元和189.38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分别为81.83%、86.82%、80.39%和75.17%。
而其个人贷款业务中,又以个人消费贷为主,自然利差空间也更大。此前联合资信的评级报告显示,2020-2022年6月末,锡商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45.19亿元、124.46亿元、143.58亿元,在总贷款中的比重分别为69.63%、74.95%、75.41%。
目前锡商银行的拳头产品为“锡锡贷”,其小程序显示,最高借款金额为20万起,综合年化利率则是7.2%起。
近两年,在促消费的政策背景以及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消费贷利率一降再降,一度突破“2”字头,如此看,“锡锡贷”的“起点”委实不低。
02 合作众多助贷平台
“起点”有了,“终点”落到了何处?
事实上,在自身平台之外,为了快速扩张,锡商银行还与助贷机构合作,通过联合贷等模式批量获客。柒财经不完全统计,这些机构包括度小满、乐享借、易借速贷、时光分期、东成贷、人品借款等众多平台。
在这种模式下,助贷平台收取包括担保费、咨询费等在内的高额附加费用,合计综合年化利率接近36%。
在黑猫投诉上,有用户就投诉,其在易借速贷贷款5000元,资金方是锡商银行,年化利率达到了35.8%。
另一名用户反映,其通过易借速贷借款两笔,分别是15000元和9000元,前者每月还款1499.44元,其中包含109.92元的担保费,后者每个月也有120-150元不等的担保费。
柒财经根据这名用户所述计算,其在15000元的贷款中所承担的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5%。
截至目前,在黑猫投诉上,锡商银行的累计投诉量超过2000条。
虽然这两年锡商银行零售贷款的占比在下降,但从绝对数值来看,仍在高速增长。2024年,其零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超20%。
从催收侧面也可以看出锡商银行在这一业务上的扩张速度。去年11月,锡商银行公示委外催收合作机构信息,共有河南豫之源、上海闻婷投资管理、成都融顺昌商务咨询等10家机构。一个月之后,该行再度公示委外催收合作机构信息,增加了正德人力资源、联通信息导航、深圳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湖南言亿信用管理4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金融借款合同中,贷款人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的总和,不得超过年利率24%。如果借款人以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调减超过24%的部分,法院应予以支持。
不过,前不久,助贷新规出台,要求强化银行的管理责任,借贷综合费率不得超过24%,算是“一锤定音”。如果锡商银行的零售贷款继续保持高位,那其盈利空间或将被大幅压缩。
03 躺赚的日子结束了?
实际上,锡商银行躺着赚钱的舒坦日子,在2024年已经变天了。
据其财报,2024年,锡商银行的营收非但没有增长,反而是双位数下滑,跌幅26.78%至11.84亿元。
柒财经注意到,2024年,民营银行普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监管趋严、利率不断下调进而导致净息差收窄等压力,所以不少腰尾部民营银行业绩承压。
尽管如此,锡商银行2024年的业绩,非但与其之前的表现相去甚远,与同行业相比,也“很难评”。
据天眼查,根据19家银行的财报数据,有10家银行营收实现了同步增长,9家出现下滑,这其中,下滑超过两位数的,除了锡商银行,仅有蓝海银行和新安银行两家。
与营收相比,锡商银行的净利润方面逆势增长8.53%至4.2亿元。对比其他民营银行,柒财经注意到,在整体盈利承压的情况下,19家银行中有10家净利实现了正增长,锡商银行的同比增幅位居第六位。
但需要指出的是,锡商银行通过压降拨备覆盖率给盈利留出了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锡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41.83%,相比2023年的419.91%大幅下滑178.08个百分点。要知道,民营银行中2024年拨备覆盖率低于这一落差的甚至都达到7家。这也让其风险缓冲能力大幅削弱。
与此同时,尽管净息差继续在民营银行中领先,但和上年相比,仍下滑0.54个百分点。
所以该行也有意在存款端压降利率。据媒体报道,一年以前,锡商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还能达到3.45%,五年期大额存利率可以做到3.985%。在5月8日,柒财经注意到,其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不仅下滑至2字头,还出现倒挂现象,分别降至2.6%和2.5%。
另外,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锡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升至1.25%,较2023年末增加0.57个百分点。
且其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截至2024年末,其资本充足率、核心以及资本充足率和以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11%、10.98%和10.98%,均较上年末下降0.24个百分点。
这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靠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增长路径正在反噬锡商银行的根基。
资料显示,锡商银行董事长奚国光、行长顾全林均于去年1月就职,2024年交出这样的答卷,显然并不如人意。
当下,民营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头部背靠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正不断调整结构,作为尾部银行,是继续沉溺于消费贷的“快钱”幻象,还是刀刃向内重构差异化竞争力,成立五年的锡商银行显然站在了战略决策的十字路口。
